作家里,第一个上岛的是苏童,一副黑框眼镜下罩着浓眉大眼,头发剃得短短。他的小说《妻妾成群》就摆在书架上。
苏童是17岁考上北京师范大学,26岁写出《妻妾成群》的天才作家。三十年前,《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和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银狮奖。
第二个来的是西川。一位两侧脸庞虬髯花白的诗人。
在岛上,他多次高声朗诵诗意十足的句子。
“海岛带给我海浪、咸味、孤绝感;……在海边,每一块石头都是大地的尽头。”
80年代是中国诗歌的井喷年代。西川和海子、骆一禾三人并称“北大三诗人”,是中国现代诗坛最引人注目的风景之一。《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寻找海洋》……他的诗在当时的中国高校,被无数人手动传抄,奉为经典。
一看到书架,西川就犯职业病,忍不住动手要给它们重新排定座位次序。谁和谁应该是一类,应该放在哪一个地方……那是他多年来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的职业习惯。
他拿起沈从文的书:“慌慌张张,不必生活。”
不对呀?沈从文有这本书吗?他还在纳闷,旁边的苏童已经忍不住大笑。
——那本书叫《生活不必慌慌张张》!
第三个来的作家是余华。62岁的他头发已经花白,穿着打扮却颇随意——大墨镜、花短裤、沙滩鞋,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南海的沙滩上。
普通人很难看出,这个老头儿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长销书作家之一。
余华的作品,是从一万颗牙齿开始的。年轻时,他在乡镇卫生院做牙医,但并不喜欢这个职业,于是辞职开始写作。
他想用文学改变命运。连续写了5年,一直被不停地退稿。邮递员最后连门都懒得敲,每次都把退稿从围墙外面直接扔进来。
终于有一天,他成功了。有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
尤其《活着》,已经重印了六百多万册,而且新冠疫情这几年印得格外多。它给中国人的生存哲学,提供了一份深沉哀伤的样本。
苏童和余华都是许久未见,格外亲切,很快开始互相砸挂。
“就你当年给我写的信最无聊!”余华提起一桩往事:当年,苏童给他写信约稿,内容是:“余华兄,能不能给我们《钟山》杂志写一篇小说?……握手。”
结果他看完这封信,发现不对。在字里行间,有隐隐的笔画痕迹,显然是上一封信的笔迹透过来印上去的。
仔细辨认,发现是:“铁凝姐,能不能给我们《钟山》杂志写一篇小说?……握手。”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