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华看来:
“读书的好处就是,让我知道自己是谁,让我接纳没有经历过的经历和情感。但这本书一定要跟你相遇。如果你没有感觉,那么你还没到跟它相遇的时候。”
他自己是35岁那年才第一次发现鲁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家里一本鲁迅的书都没有。去买了一本,翻开《孔乙己》,一下就被震撼了。
《孔乙己》一开头就写了咸亨酒店的格局,写到孔乙己是唯一穿长衫、在柜台边喝酒的人。聊聊几笔,就把人物的尴尬处境交代了出来。“太牛了,这时候我才发现鲁迅多么了不起。”
这次来参加《我在岛屿读书》,对作家们来说,都是一次跨界的挑战。
本来,作家是不愿意参加这种活动的。“大家都说作家是作品背后的影子,你把影子拉到现实中来,它跟你的想象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不需要见作家。”苏童说,就像马尔克斯如果来到我身边,他的神秘感立马消失。
托尔斯泰如果来了,他会是一束光,不要走近我。
但这一次,作家们还是来了,走到网络平台和大众面前。但今天如果还躲在文字背后,那种生活是僵化的,所以不要躲在背后。
对于《我在岛屿读书》,本身也是一次跨界。
它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不设固定环节、不设任务挑战,作家们只是坐在一起聊一聊,出去走一走。这让它在一众综艺节目中显得像一股清流。
与作家们相反,团队成员都读了大量文学经典,首先让自己变成半个书迷,这样才能对节目内容有更精准的把握,确保嘉宾们思考、分享的自然流露。
这也是《我在岛屿读书》受欢迎的缘由。如今,它在豆瓣上的评分是9.1分。在今日头条上,“我在岛屿读书”的话题阅读量4.4亿。
今日头条相关负责人曾经表示,《我在岛屿读书》是为倡导全民阅读做出的探索。希望用美景、好书和文坛老友构建起的阅读场景,唤醒更多人对阅读的向往。
节目制片人颜小可也曾表示,“一个读书类节目,评判它成功与否,就是你看完之后,是否有去翻开几本书读一读的冲动。”
从节目观众的反馈来看,许多人说,看完节目有一种想要阅读的冲动,有人看完后疯狂买了很多书。或许,这档读书节目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