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比较标准的明代锤:
明万历年间,努尔哈赤还专门组建了一支“铁锤军”。而在后来乾隆年完成的《皇朝礼器图式》里,绿营双锤依然是一种制式兵器。
当然,这个款式比较简单,实际清代锤子款式非常多,而且大多和这个长得不一样。清代锤子大多是前面发的那个莲花锤的相貌,有个手柄,有个挡或者龙吞。
看到这个绿营双椎,对比《长安十二时辰》中崔器肩抗的双锤武器,虽然锤头还是比Q版大的多,但以唐朝士兵素质足以抡得动,所以还是让人欣然接受。
从上面图片来看,长柄锤适合作仪仗之用,短柄锤则更加适用实战。那这种小头锤子实战如何呢?
这种战锤的质量几乎全部在锤头,重心非常靠前,跟一般刀剑的重心完全不一样。重心太靠前,使用起来比刀剑更难的多。抡出去,再想收回来就没那么简单了,正因如此这种武器基本都是短柄,一尺多两尺长到头了,再长则影响实战功能,基本就没法用了。因此锤子大量是近距离贴身肉搏用,正常距离的白刃战,还是要使用枪、矛和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