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间隙中只含有组织液吗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0 05:45:44

(1)高浓度与低浓度: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称为“高浓度”。上图X轴上方都为促进生长,只是促进生长的大小作用不同。

2)实验里面激素作用是促进生长还是抑制生长,一定要和对照组对比得出结论,即和不加生长素的组对照,只要比对照组长势好,都为促进作用。

6.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的作用:敏感性不同 根>芽>茎

突触间隙中只含有组织液吗,(13)

7.体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 注意:茎的背地性不能体现!

突触间隙中只含有组织液吗,(14)

A促进C抑制=根的向地性体现两重性

B促进D促进=茎的背地性不体现两重性

8.其他植物激素:

1)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不是发育。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9.植物激素调节的几个必背点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分析,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 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种群群落

考点1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杂草)、集群分布(瓢虫)、均匀分布(水稻)。数量特征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①决定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②预测种群密度: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

③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①样方法——常用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种群密度等也用样方法。对于

趋光性强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1)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2)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总体为正方形;等距取样法:适用于总体为长方形

②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1)标记物易脱落、标记后的个体警惕性变强会导致计算值比实际值偏高

2)标记物过重、限制行动能力会使计算值比实际值偏低(注意分析方法)

4.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内斗争 ②种内互助

考点2 种群的数量变动及数学模型

1.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增加、波动、下降。主要研究数量增加。

2.两种数量增加曲线

①“J”型曲线:

1)条件:理想条件即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2)特点:增长速率一直增加,增加率不变(每一年都是前一年的固定倍数)

②“S”型曲线:

1)条件: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2)特点:增长速率先增后减,增长率不断减少

3)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这个概念需要先理解后准确记背)

4)应用:k/2前*灭害虫;捕鱼剩下k/2。

考点3 群落的结构特征

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

①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记背的准确)

②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丰富度的概念)

突触间隙中只含有组织液吗,(15)

3.种间关系

①互利共生:同增同减

②捕食: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

③竞争:你增我减或者你死我活

④寄生

4.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①垂直结构:植物的垂直分布与对光照的利用与关。动物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垂直分层有关,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

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不同种群常呈镶嵌分布。

③高玫瑰、中玫瑰、矮玫瑰不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因为都是一个物种。

考点4 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类型

①初生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②次生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③演替易错点:

1)演替不会导致某一物种彻底消失,可能会让某一个物种处于劣势;

2)一年生草本处于劣势的原因是:一年生草本个体小,在争夺空间和资源中处于劣势

3)演替的判断方法是:看起点。没有繁殖体和土壤条件为初生演替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二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成分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描述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即食物链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①生产者:为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一般为绿色植物,还包括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②消费者:

1)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2)类型: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

③分解者:

1)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将会崩溃。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两个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2)类型: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是细菌。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①食物链食物网描述的是捕食关系,所以不包括分解者。

②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以此类推。

③食物链食物网的作用: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注意:不是信息传递的渠道。信息传递可以在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①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能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②能量传递过程: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

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突触间隙中只含有组织液吗,(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