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流向下一营养级 未利用
③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能量传递效率:前后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利用率:一般是指利用的能量与生态系统总能量的比值。
易错点:
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改变的不是能量传递效率,改变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原因是:能量传递效率只是涉及到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关系,不涉及到整个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情况。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不是可逆的。
④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本质上是提高能量利用率,不是能量传递效率)
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①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注意:不是化合物!),都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②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
生产者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② ① ③呼吸作用 ④分解作用=呼吸作用
大气CO2 库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形式为CO2;
③ ④ 在生物群落之间碳循环为有机物
消费者 分解者
判断方法:先判断双向箭头,一个是生产者,一个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③物质循环的特点:具有全球性,反复利用。(和能量流动一定区别好!)
④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作为能量流动载体,能量作为物质循环动力
6.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①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以接收者接受到的信息为判断标准!比如声音属于物理信息,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
②信息来源:信息可以来自生物,也可以来自环境!!!
③信息传递作用:
1)个体层面: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种群层面: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3)生态系统层面: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①生态系统的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备注: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8.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指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这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易地保护是指把生物从原地迁出。
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未知价值)、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具有生态学功能)、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工作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