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小说的发展,笔记小说的发展脉络艺术特色以世说新语为例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0 20:32:37

作者 | 南面书城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古代笔记,是随笔而记,内容宽泛,以“杂”、“散”见称。所谓“杂”,是记录内容包罗万象;所谓“散”,是形式多样,可长可短,文体形式多种多样。


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古代笔记的分类成了难题,专家学者也是各抒己见,莫衷于是。笔记小说是古代笔记中的一个分支,由于古今对“小说”这个摡念认识差别很大,笔记小说的分类则更加复杂。刘叶秋先生著《历代笔记概述》一书,谈了对古代笔记小说的分类:大体分为志怪体小说、传奇小说、轶事体小说。


结合历代笔记小说的名家名著,谈谈对历代笔记小说发展演化过程的粗浅看法。


先说说“小说”古今概念的差异。古代“小说”的定义,包含两个内容:“小”和“说”。“小”,按《庄子》里的说法,是指“小道”,是相对于“大道”而言,不是古人追求的“修齐治平”、匡世济民的“大道”,“小道”含有贬义。“说”,按班固的说法,是指内容来自“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是“听说”来的。这样,“小说”的内容就很宽泛了,听说来的、不登大雅的消息太多了,随笔记下来,就是“笔记小说”。


尽管如此,今人还是尽量把“笔记小说”从古代笔记中分离出来,框定一些大致范围,我的理解,刘叶秋先生强调的是故事性,要有一定的人物和故事,强调基本的、简单的情节,与其它笔记相区分,才有了上述分类。
古代笔记小说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上古神话故事,《诗》、《书》等经典里,有笔记小说的影子。有人认为,先秦古籍中,就有了最早的笔记小说,以《山海经》(图一)和《穆天子传》为代表。


魏晋时期,笔记小说才真正定型。按刘叶秋先生的分类,分别说说不同类型的发展。


一,志怪体小说


典型的志怪小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搜神记》(图二),这部书讲的是各种神仙鬼怪的故事,从《山海经》和上古神话传说中吸收了不少素材,整理、发挥而成。


志怪体一路流传,有不少名作,唐代有《宣室志》,宋代名著《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还有一部著名的志怪体小说《夷坚志》,直到清代,纪昀那部著名《阅微草堂笔记》(图三),也是志怪体。


二,传奇小说


到了唐代,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传奇小说。唐传奇知名度可高了,耳熟能详的有《虬髯客传》、《莺莺传》、《赵飞燕》等等。


唐代名相牛僧孺,作了著名的传奇小说《玄怪录》,宋代初期,有著名的《太平广记》(图二),此书实际是前代各种志怪、传奇小说的汇编,创新内容不多,但由于其它古籍佚失,不少笔记小说,通过这本书得以传承下来。


与志怪体相比,传奇则内容更丰富,描绘更生动,两种文体并行发展,直到那部名著《聊斋志异》,把两种文体融合在了一起。但纪昀觉得薄松龄的作品太过荒诞,观点似乎不明确。他坚持以志怪体的写法,融入大量议论看法,明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有了《阅微草堂笔记》。
三,轶事体小说。


志怪、传奇大多是虚构的人物和故事。但有些笔记小说是以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为基础的,介绍的是前代的旧闻轶事,称为“轶事体小说”。


经典著作是家喻户晓的《世说新语》,分门别类地介绍一些前代人物和故事。这部书开创了一个独特门派,自成一体,历代传承。大凡书名中有“世说”、“新语”、“语林”等字眼的,大都属于这个流派。


唐代有《大唐新语》,全名为《大唐世说新语》,还有《唐语林》(图四),明代则有《何氏语林》,看名称就知道是何氏写的,清代则有《今世说》。
四,历史琐闻类笔记小说


刘叶秋先生尽量把笔记小说从古代笔记中分离出来,把内容繁杂,以历史琐闻为主,故事性为辅的古代笔记,单独以“历史琐闻类笔记”名命,与前三种“小说故事类”相区别。


但是,按古人对“小说”的理解,笔记小说的范围要大得多,古人眼里,小说与历史也分不太清。上海书店出版的《涑水纪闻》,封面上赫然标出“宋人小说”四个大字(图七),并作为丛书名字,看来明确把这些书定义为“笔记小说”。


这类笔记小说,今人当作重要史料,甚至作为史书来看,认为记录的是离作者记录时间较近的人和事,史料更真实可信,可补正史不足。


这类笔记小说有唐代《唐国史补》(图五),《开元天宝遗事》(图六)等;宋代名家名作更多,有司马光《涑水纪闻》(图七),欧阳修《归田录》,周密《齐东野语》(图八),陆游《老学庵笔记》,邵伯温《闻见前录》等;明代有《万历野获编》、《菽园杂记》(图九)等。

笔记小说的发展,笔记小说的发展脉络艺术特色以世说新语为例(1)

笔记小说的发展,笔记小说的发展脉络艺术特色以世说新语为例(2)

笔记小说的发展,笔记小说的发展脉络艺术特色以世说新语为例(3)

笔记小说的发展,笔记小说的发展脉络艺术特色以世说新语为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