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从书里找宝藏,寻找古人留下的宝藏合集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25 09:40:49

古人从书里找宝藏,寻找古人留下的宝藏合集(1)

古往今来,无论是世界上哪个国家从来都不缺少"探险家"、"寻宝人"的存在。他们可以只根据一个"传说"、一张"地图",或者一本"古籍",就能不畏生死,跋山涉水的去探寻自己从未踏足之地,以寻求最大的"宝藏"。

外国就有一位名叫迈克·哈彻的探险家,因为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古籍",上面记载着中国的一处"宝藏"。他便千里迢迢赶到中国的海域,趁着国人对此处看管不严时,便从海中挖掘出了价值5亿的古董,并贩卖到了其他国家,使众多国人为之气愤。

中国水下考古界的克星——迈克·哈彻

1986年4月,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中国文物"大型拍卖会的场内,中国陶瓷专家耿宝昌、冯先铭正坐在台下,脚边是筹备的3万美金,他们满怀期待,希望可以将这些不幸流落到海外的文物给买回来,让它们重回故国。

古人从书里找宝藏,寻找古人留下的宝藏合集(2)

在前不久,中国突然得知了在海外的一场拍卖会上,涌现了23.9万件从中国打捞上来的文物,这引起了文物界的重视。

于是耿宝昌和冯先铭便被派来打听情况,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将这些文物买回来。然而第一件文物的起拍价,就让给两人泼了一盆冷飕飕的冰水——起拍价20万美金,这个价格远远高于他们的预期。

接下来,耿宝昌和冯先铭愣是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这些文物最低的起拍价也要15万元,中国最终还是与这些文物失之交臂。这让中国的文物学家,对偷偷在南海领域打捞文物的那伙贼人,更是咬牙切齿,恨得牙痒痒。

实际上早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有人翻遍了国际海洋公约、世界各国的海洋法,却找不到任何一条能够明确禁止此事的法令,而当时中国对于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无奈之下,中国才会派出耿宝昌、冯先铭两人,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古人从书里找宝藏,寻找古人留下的宝藏合集(3)

来自中国的20多万件珍贵文物,就这样花落他家,这让中国不得不重视起来"水下考古"和"打捞沉船"的事业。张威是"水下考古队"的队长,他从1987年起就一直致力于"水下考古"事业,尤其是对打捞"南海一号"更是付出了许多心血。

然而在中国"水下考古中心"刚成立不久,张威还没有足够人马的时候,"南海一号"突然现身了。"南海一号"是在南宋初期,"丝绸之路"中向外运输瓷器,却不幸失事而导致沉没的巨型木质沉船,沉没的地点是在阳江海域,它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

实际上,在它的周围还有几艘装有"宝藏"的古船,只是当时中国无论是打捞技术,还是资金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打捞这艘沉船的事业就一直被搁浅。

这却也给了别人可乘之机——1999年,一位名叫迈克·哈彻的英国"寻宝者",通过一本"古籍"推算出"宝藏"的位置,带领着团队,盗取了36.5万件精品瓷器,并给他带来了5亿多的收益。

古人从书里找宝藏,寻找古人留下的宝藏合集(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