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翻译,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翻译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2-22 00:40:00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量字,楷书上下结构,上旦、下里。现代汉语有两层意思,一是“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来确定事物的长短、大小、多少或其他性质。”此义读作liáng。二是“古代量器(如斗、升等)的容积。”此义读作liàng。

  一、量字字形及本义解析

  量字的字义是怎么来的?其本义究竟为何?我们先看字书如何解析。

  《说文解字》:“(量)稱輕重也。从重省,曏省聲。”

  《字源》:认为“构形不明”,先引用《说文》内容,后采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云:“(量)从重从日,乃会意字。”“量所以量度物之多少轻重。”“其从日,系露天量度之意。”

  《辞源》:“(量)斗、斛一类的量器。”

  《汉典》(网络版):“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汉字源流字典》:“会意字。甲骨文从东(箱篓一类容器),上有口,表示可以向里面装东西……本义为量器”

  我们再分析甲骨文字形。

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翻译,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翻译(1)

量字演变自编

  量字的甲骨文字形有四种:一是上为圆圈(〇),下为東字(布袋。非巢居的東字,亦非重字中的東字);二是上为方框,下为東;三是上为田,下为東;四是上为方框,下为束。量字甲骨文字形的東字或束字,都与橐字甲骨文字形表示同样的意思,即布袋。

  因为甲骨文是刀刻的,所以圆圈和方框应该是一样的,都是指装粮食的布袋的口。田字是圆圈或方框的讹变。束字是東字的讹变。

  需要强调的是,世间万事万物,不可能一物一字。同时,很多事物也可能有相同的样子,这就使得人们有可能用同样的字符表示不同的事物。東字就是样,既可以表示巢居的样子,又可以表示布袋。

  量字甲骨文字形中的東字,表示装颗粒的布袋。

  量字的周代金文有两种:一是在圆圈里加一个点,表示装有颗粒状物体的物件;二是在東字底下加一横,表示此物件下面封口且着地。这一横到了战国金文直接讹变为土(大梁司寇鼎)。

  量字战国楚简保留甲骨文的口字和战国金文的土字,而東字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同时期的秦简字形进一步讹变,上边的圆圈加一点演变为日字,東字最上一横独立出来,与日字合为旦字,下面和土字相连变成了里字。经过秦代书同文的小篆和汉代隶书,最后楷书写作量字。

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翻译,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翻译(2)

盛粮食的布袋(网络图片)

  橐字甲骨文字形似织好的布,本义布袋。其周代金文字形则进一步呈现出与布纹相同的经纬纵横的纹路。或者,橐字甲骨文字形本来有与周代金文字形相同的字形,即有经纬纵横的布纹,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翻译,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翻译(3)

古老织布机与橐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

  从量字甲骨文字形和已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石纺轮看,华夏先民大约两万年前学会织布。当时,人们利用大自然中植物纤维织布。最有名的是葛布,又称夏布。

  人们用布袋装米始于原始农业时期。由于布袋可以测定所装米的多少,久而久之,人们就用装米的布袋这个符号表示测定物体大小轻重的抽象概念,写作量。

  可以看出,量字本义一为用布袋装米计数的过程,二为装米的布袋。换句话说,量既表示测定粮食总数过程中的动作,又表示测定粮食总数过程中所用的器具(量器或量具)。

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翻译,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翻译(4)

布袋与容积(网络图片)

  如此看来,《说文》等字书所释量字的字义并非本义,而是引申义。《字源》引用于省吾关于量字的解读则属于望文生义,连《字源》的编者也不敢苟同。

  随着人类社会分工,就出现了原始的易货贸易。两种产品交换时,需要有一个比较精确的标准,比如,需要几袋小米来换其他的某件物品。装小米的布袋必须有统一的容积,不能太随意,否则,大家无法完成交易。就这样,装米的布袋便成为原始的量具。

  布袋这种原始量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用得非常普遍。那时农村人会向左邻右舍借粮熬过青黄不接的春天,秋粮下来后再还。这一借一还中,布袋就是量具之一。

  随着劳动工具的进步,先民们又发明了竹质或木质的大小不一的标准量器。以汉朝的量具为例,全套量器从小到大依次为:龠[yuè](黄钟律管)、合(或方形盒子)、升、斗、斛[hú]。其中,一千二百粒黍子为一龠,二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汉朝使用的容积,以均等粟1200粒为1龠,大约是今天的2mL,10龠为1合。

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翻译,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翻译(5)

汉代的量具

  根据《汉书·律历志》的记载,黄钟是竹管做成的律管,长度9寸,截面积为9平方分,容积为81立方分,用它吹奏出来的声音为音乐中的基音。由于黄钟的容积是固定的,后用来作为基准容积,称为1龠。

  二、量字引申义

  量字引申义都与本义测定布袋所装米的多少或测定用的布袋有关。

  1.泛指测定物体长短高低轻重容积等性质的器具,此义读作liáng。《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齐国过去有四种量器,豆、区、釜、钟。四升为一豆,各自再翻四倍,以成为一釜)。”《论语·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制定法度,修复已废弃的机关工作,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

  2.测定物体的长度、轻重、容积等的动作,此义读作liáng。《庄子·胠箧[qūqiè]》:“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给天下人制定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如,量身高,量体温,量长短。

  3.能容纳的限度、禁受的限度,此义读作liàng。《论语·乡党》:“唯酒无量,不及乱(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如,容量,药量,剂量。

  4.容忍宽容他人的限度、气度,此义读作liàng。《三国志·吴周瑜鲁肃吕蒙传评》:“吕蒙勇而有谋断……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如,气量,雅量。

  5.一对,一双,读作liǎng。这个意思或源自有一种中间开口的布袋,一般称为褡裢。(1)《太平御览》魏武(曹操)与杨彪书:“今足下织成靴一量。”(2)《世说新语》:“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履?”此义后写作緉或䩫。

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翻译,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翻译(6)

褡裢

  另外,量字的衍生字糧,本义按量使用的米,即军粮,后泛称各种谷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