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当中,包含着多元因素的多层次交错依存,终于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对中国民族影响很大的文化—心理结构
本文认为春秋战国是保存着氏族社会传统的早期宗法制向发达的地域国家制的过度,认为孔子思想是这一空前时代变革中某些氏族贵族社会性格的表现。但有孔子创立的这个。
一:礼的特征
孔子维护周礼,那么周礼是什么?
一般认为: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本文认为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其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直接从原始文化中延续而来。
礼的特征:1 上下等级 2 保持着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如:酒会上对长者的敬重,不仅仅是一种仪式,而且具有元老会议的性质,凡原始公社的一些重要决议都需要有一些老者来决议
作为原始礼仪,并非无意义的繁文缛节,而且就有几位重要的社会和政治功能。原始氏族正是通过这种礼仪将群体团结起来,进行生活和生产。礼仪比较类似于后世的法律---未成文的习惯法。
礼是复杂的,起源于尊敬和祭祀祖先,后将之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套习惯统治法规。以血缘父家长制为他的脊骨分封、世袭,井田、宗法等政治经济体制则是他的衍生扩展,孔子的儒家成为原始的礼仪的监督者和保护者。
孔子之大,学周礼一言可以蔽其全体。
周公规范化原始礼仪,孔子一再强调自己述而不作。
孔子时礼乐崩坏,氏族统治体系和公社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在慢慢瓦解,国家间互相吞并,部分贵族放弃成规,以土地私有和经营商业为基础,成为新兴阶级并迅速发展壮大,经济上的强大使得他们开始谋求政治上的权力,赤裸裸的压迫和剥削,取下礼的面纱,公开维护压迫剥削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从管仲到韩非的思想体系日益取得优势。
孔子明确站在保守、落后的一方,维护周礼
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却四处碰壁,历史终究是要向前发展的
在这基础上,出现了璀璨的战国文明和强盛的秦汉帝国,但早期氏族内的民主,仁爱,人道的残余也被一道吞没,历史向来就是在这种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原始社会中,战争经常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原因,但哀伤、感叹、反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也从来便是人民的正义呼声。
孔子维护周礼,是保守落后的,但他反对残酷的剥削,又具有民主性和人民性,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就建立在这样一种矛盾和复杂的基础之上。
二:仁的结构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孔子的主要思想范畴是仁,而非礼,后者是因循,前者是创造,尽管仁字早就有了,但将它作为主要思想系统的中心,孔子是第一人
仁是什么?
一说仁者爱人
一说克己复礼曰仁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一种有机整体模式,它或许由四个因素组成,四个因素相互依存,渗透和制约,具有自我调节,相互转化和相对稳定的适应功能,正因为此,它能吸纳外来文化
这四因素是
1:血缘基础
2:心理原则
3:人道主义
4:个体人格
整体特征是实践理性。
讲仁的目的:以仁释礼,礼如前所述,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
孝悌通过血缘纽带从纵横两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建起来
春秋时讲的家不是个体的家庭,而是家族。
孔子在当时氏族体制、亲属关系崩坏的时代条件下,把这种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转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
(二)礼自外作,本是对个体成员具有约束力的习惯法规等
在原来,礼仪是不分家的,他们是宗教的原始性礼仪巫术的延续,如今需要区别开来。
宰我问三年之期-------
孔子把三年之期的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把礼的基础直接诉诸于心理依靠,这样,既把整套礼的血缘实质规定为孝悌,又把孝悌建筑在日常之爱当中,这就把礼从外部规范性约束解说为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为人情日常之用,从而使得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转折点,由服从于神转变为服从人。
孔学没有上帝地位的原因
孔子没有把人的情感心理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而是把它消融满足在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间关系当中,使构成宗教三要素的观念、情感和仪式统统环绕和沉浸在这一世俗伦理和日常心理的综合 统一体当中,而不必建立另外的神学大厦。
仁学的心理原则是具有正常人的一般情感,使得其避免了宗教的禁欲主义。孔子没有原罪观念和禁欲主义,肯定情欲的合理性,抵制了轻视现实的悲观主义和宗教出世观念。
由于强调这种内在的心理依据,仁不仅得到了比仪更为优越的地位,而且也使得礼从属于仁。孔子本想以仁释礼,但没想到手段反而高于目的,其人性心理原则发呢成了更为本质的东西。
(三)因为建立在这种情感性的心理原则上,仁学思想在外在方面突出了原始氏族体制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
中庸的含义
维护上级统治的等级秩序,又强调原始民主和原始人道,中庸之道的真实内涵,实质上是要求在保存原始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氏族体制下进行统治。
这以因素表明仁与整个社会的利害相关联制约着。
仁的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仁不仅是血缘关系和心理原则,他们是基础。仁的主体内容是这种社会性的交往要求和相互责任。
孔学思想的根源:古代宗法氏族内部民主制的遗风残迹,因此将孔子这一套概斥为欺骗伪善就过于简单了。虽然这些思想在后代确实经常成为伪善工具,但在孔子那个时期,仍然具有很大的忠诚性。
(四)仁的内在方面突出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在周天子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孔子以仁释礼,实际上是把复兴周礼的任务直接交给了氏族贵族的个体成员,要求他们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去承担这一历史重任。把它作为个体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和义务。
一切外在的人道主义、内在的心理原则以及血缘关系的基础,都必须落实在个体人格的塑造上
儒家强调修身,固然仍是要求保存氏族首领遗风,同时又将这种只属于首领的义务推广至每个氏族贵族,从而使得制礼作乐不再有神秘权威的性质、极大的高扬了个体人格。
正是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在认识论上便强调学习和教育,以获得各种现实的历史的知识。这使孔子提出了一些列有科学价值,至今仍然有教育心理学的普遍规律。
仁与圣的区别:
圣是具有效果的客观业绩,仁则停留在主观的理想人格规范之内,仁在这里最终归宿为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孔子把本是宗教徒的素质和要求归结为这种不需要服从神的仁的个体自觉。
(五)四因素相互制约影响,其共同特性为实践理性的倾向与态度。
实践理性首先指的是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不是用某种神秘的狂热而是用冷静的合理的现实的态度来解说和对待事物和传统。不是禁欲,而是理性引导,不是对人生事的虚无,而是在人道与人格当中追求某种均衡。对待的传统宗教鬼神也是如此,不服从非理性的权威,但仍然可以拯救世界和自我完成。
这种理性具有极端重视现实和实用的特点,它既不在理论上去探究难以解决的哲学课题,并认为不必要去进行这种纯思辨的抽象,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如何妥善的处理它。在这里重要的不是思辨、言论,而是行动本身。这里也没有古希腊那种日神文化和酒神文化的对立和充分发展,而是两者统一融合在实用理性当中。
血缘、心理、人道、人格终于形成了这样一个以实用理性为特征的思想模式的有机整体。每个因素都作用于其他因素,而影响整个系统,彼此脱离即无意义。
孔子的仁学带着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的烙印,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
只有把握了这一文化心理原则,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某些特征,例如:伦理学的探讨压倒认识论或本体论的研究,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阴阳五行等),其特点大多是功能的概念,而不强调事物构成的元素或实体。
例如:中国的“金木水火土”不同于希腊的“地水火风”,前者更着眼于生活功能,所以有金,中国古代辩证法更为重视矛盾之间的对立互补、渗透和自行调节以保持整个机体、结构的平衡稳定,它强调的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而不是希腊理论的斗争成毁,波斯哲学的光暗排斥。
三:弱点和长处
孔子而后,儒分为八,以后有更多的发展和变迁,由于对上述某因素的偏重,便形成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派生结构
曾子:着重于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
颜渊:更重视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
荀子:突出治国平天下的外在方面,使仁从属于礼
孟子:发展心理原则,将礼义仁智作为先天的人的本性和施政理论,既重视血缘又强调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成为孔门儒学的正统。
超脱人世的思辨兴趣(名家),或非理性的狂热信仰,由于在根本上不符合仁学模式,故而被排斥在中国文化主流之外。
如前已指出,由孔子创立的这一文化思想,在长久的中国社会中已经无孔不入的渗透在人们的观念、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当中,构成了某种民族文化和心理的特征,它有其不完全不直接服从、依赖于经济,政治变革的相对独立性和自身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它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非历史的先验结构,而是历史的建构在和制约于农业社会的小生产的经济基础之上。
弱点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严重障碍
仁学结构原型的实用理性本身的缺点:阻碍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过于强调人世现实,相对忽视科学的抽象思维,使中国古代科学长久的停留在经验科学的水平,缺乏理论的深入发展和纯思辨的兴趣。而没有抽象思辨理论的发展,是不可能有现代科学的充分开阔的。
同时实用理性经常对情感采取克制和引导的作用,便使得生活中和艺术中的情感经常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中,不能充分的、痛快的倾泻表达出来。逆来顺受,张公百忍几乎使一种奴隶性格。
在艺术当中,文以载道要求艺术服务于政治和现实,有害于文艺发展,正是由于老庄道家作为对立的补充,才使得中国文化保存了灿烂的光辉
优点
赋予中华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那种经世致用的理性精神曾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感染和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
孔子释礼为仁,将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人意识到他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他人的一般交往当中即现实世间生活当中。在这种日常现实世间生活的人群关系之中,便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这也就是道在伦理日用当中,这样也就不需要舍弃日常生活,否定现实世界,而去追求灵魂的超度,精神的慰安和理想世界,正是这个方面使中国在过去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统治。
同时,由于这种心理文化结构已经把人的存在意义安放在伦理日用之中,人生的理想满足在社会性的人群关系和日常交往当中,也许可能将来不至于发生所谓真实的存在被抛掷在均一化整体机器的异化世界中,而倍感凄凉。
由于以血肉之躯为基础的感性心理中沉淀着理性的因素,心理学与伦理学的交融统一,仁学结构或许能使人们愉快而和谐的生活在一个既有高度物质文明又有现实精神安息的场所,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