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常考题,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及答案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7 16:15:33

10* 《唐雎不辱使命》当堂达标题(一)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唐雎( jū ) 韩傀(ɡuī ) 免冠徒跣(ɡuān )( xiǎn )

以头抢地( qiānɡ ) 天下缟素( ɡǎo ) 寡人谕矣( yù )

2.文学常识填空。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战国策 》,这是一部由 西汉 (朝代)末年 刘向 (人名)编订的 国别体 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重大影响。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辱使命( 辱没、辜负 ) (2)易安陵( 交换 )

(3)故不错意也( 置意 ) (4)轻寡人与( 轻视,看不起 )

(5)长跪而谢之( 道歉) (6)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

4.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D.以君为长者 武陵人捕鱼为业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是安陵君违背我,是轻视我吗?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的征兆。

二、内容理解

6.唐雎的使命是什么?

挫败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阴谋。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本意是为了帮助安陵国扩大领土。

B.秦王想用五百里的土地换仅有五十里的安陵,安陵君认为以大易小虽是好事,但因为安陵是先王留下的,所以不敢换。

C.秦王认为安陵君是个有名望的长者,不把自己放在心上,是轻视自己,所以不悦。

D.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挺剑而起”,才迫使骄横的秦王屈服。

10*《唐雎不辱使命》当堂达标题(二)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虽然( 虽然 ) ②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

③天下缟素( 穿丧服 ) ④长跪而谢之( 道歉 )

⑤寡人谕矣( 明白,懂得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色挠”,表现了秦王骄横凶暴、 外强中干或色厉内荏 的特点。

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5.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晏子使楚 烛之武退秦师 蔺相如完璧归赵等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寡人反取病焉( 侮辱 )

(2)王曰,何坐?( 犯罪 )

(3)圣人非所与熙也( 同“嬉”,开玩笑 )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曾经 )

7.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吾欲辱之

B.挺剑而起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徒以有先生也 吾欲辱之,何以也?

D.于土墙凹凸处 生于淮北则为枳

解答(A选项中“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的“之”是作结构助词,译为“的”,“吾欲辱之”中的“之”是作代词,代“他”;B选项中“挺剑而起”中的“而”,连词表修饰,“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中的“而”,连词表示转折。C选项中“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吾欲辱之,何以也?”中的“以”是“用”的意思。只有D选项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

8.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9.甲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雎“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请从乙文中找出所对应的语句进行回答。

行是“秦王怫然怒”;言是秦王说的“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甲译文】晏子将要出使去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后,对身边的侍卫、大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来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身边的侍卫、大臣回答说:“在他到来时,请让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说:‘这人是做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这是齐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罪。”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赏赐给他酒喝。他们喝酒喝得正高兴时,两个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谒见楚王。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做什么的?”官吏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北就变成枳树,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啊。现在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可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楚国的水土让人变得善于偷盗吗?”楚王(尴尬地)笑着说:“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唐雎不辱使命常考题,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及答案(1)

唐雎不辱使命常考题,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及答案(2)

唐雎不辱使命常考题,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及答案(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