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芝被迫离开婆家
在古代社会,稍微有些官职的男子三妻四妾,沾花惹草,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是,面对母亲以美色相诱,焦仲卿却毫不动心,并且非常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对待爱情,焦仲卿是何等的坚贞,何等的坚决啊!
他采用缓兵之计,以退为进,这是一种反抗的表现,是一种果断明智的行为。这其实就是采用“以柔克刚”的策略,采用暂时回避的方法,缓冲一下矛盾,从长计议。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刘兰芝回家以后被兄长逼迫改嫁。这对焦仲卿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尽管他的计划失败了,但他这种斗争的精神却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他用殉情的方式向封建礼教和家长制进行抗争,这是极其悲壮的。在听到妻子被迫改嫁之后,他十分绝望,与妻子表明心志后,准备以死殉情。面对封建礼教,他从容镇定,毫不妥协。他在死之前对母亲说“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他早已下定了决心去死,你就不要怨恨鬼神了吧。这表明他对封建家长制是无比愤恨的。
对焦仲卿而言,孝道固然要遵循,可是在真挚的爱情面前,他并没有一味愚孝,而是以死来维护自己的爱情。面对母亲的威逼利诱,他虽然没有进行言行上的强烈抗议,更没有怨恨母亲,而是报以无声的沉默。但是,在这无声的沉默中,满含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度的一腔怨恨。正如诗中所叙:“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这种无声反抗,其激烈程度甚至要远胜于歇斯底里的呐喊。
兄长逼迫刘兰芝再嫁
四、在物质与爱情之间,他选择了爱情,以爱情为上;在封建社会,踏上仕途,获得高官厚禄,是几手所有男子拼尽一生想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很多读书人一旦步入官场,都是拼命钻营,努力攀爬。有些人甚至为了官位,泯灭人性,践踏生命,出卖人格,尚权辱国,完全把儒家所提倡的“礼义廉耻”抛在脑后。在官位、权力和金钱面前,很多人连人格都不要,何况爱情?
在中国历史上,把爱情当做交易,以换取高官厚禄和远大前程的事例可谓是比比皆是,数之不尽。例如历史上著名的陈世美抛妻再娶,为前程追*妻儿,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吴起*妻求将等等。与这些人相比,焦仲卿忠于爱情,始终如一,轻官位,重爱情的行为当然就值得大书特书了。
在焦仲卿的心里,爱情至上,其他都不重要。有了爱情,就有了一切;失去了爱情,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什么“仕宦于台阁”,这些他都不不放在心上。正如他自己所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在当时的时代,像焦仲卿这样的“贵家子”,休妻再娶,另攀富贵是很正常的事情。
然而,正是因为有了“爱情至上”的精神境界,他无论母亲怎样威逼利诱都不为所动,最后与妻子双双殉情而死,用死来维护自己的爱情。事实上,焦仲卿至始至终都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妻子,早以把仕途官位,名利金钱视为粪土。
刘兰芝投水自尽
所以,在听到妻子投水自尽的消息后,他也“自挂东南枝”殉情而亡,离开母亲和妹妹独赴黄泉。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是爱情至上主义的典范。而焦仲卿也更是成为亘古少有的奇男子!即使将其称为“情圣”也丝毫不为过。
五、结语:焦仲卿不是渣男,而是一个亘古少有的痴情男子;纵观古今的文学作品,像焦仲卿那样勇敢地为爱情殉情而死的人,很难再找到;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也很少见;在整个男尊女卑,婚姻包办的封建社会,更是寻不到这样的奉行“爱情至上”主义的奇男子;在现代社会,也更难找到像焦仲卿这样痴情的男子。
作为一个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叛逆者,焦仲卿忠于爱情,敢于反抗,不惧压迫,以死来捍卫爱情,是个值得后人大力称赞的文学人物。面对世俗的种种诱惑,例如美女(秦罗敷),高官厚禄(仕宦于台阁),万贯家财如(汝是大家子),焦仲卿至始至终都将爱情放在首位。这样痴情的男子,怎么会是一个渣男呢?
焦仲卿生活在黄巾起义、军阀混战、儒家思想大崩溃、道家思想大奋起的伟大变革时代,他有“无为处下”的思想境界,他身为府吏不愿意向上攀爬;他虽然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但他却敢于反抗母亲,从思想境界上来看,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实实在在的“爱情至上”主义者,是一个千古少有的奇男子。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