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翻译与赏析及答案,晚春译文及中心思想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29 03:33:33

原诗文:
   晚春
   作者:唐代.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翻译与赏析及答案,晚春译文及中心思想(1)

【个人解读】
一.先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
此诗乃是《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仍在官场),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时49岁,终年57岁)。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二.诗中字义
草树:本指普通的花草和树木,此处暗指朝中大小平庸官员。
知:知道。
春不久归:本指春天很快要过去。此处,春:指在官场上的日子;不久:即将;归:归家。暗指作者在官场上不得志而即将要归家闲着。
百般:指采取多种手法,想方设法。
红紫:本义红色与紫色,此处指对朝中条文的看法与吟诗作对等。
斗:竞争,争夺。
芳菲:本指花草的芳香而艳丽,此处指人的才华出众。
杨花榆荚:杨花,在杨树长了许多像“毛毛虫(似棉花白)”一样的东西挂在树枝上。春天时开花最早的也是它,它能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榆荚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俗呼榆钱。此处,“杨花、榆荚”相比“草树”的确算得上是花了,暗指有才华的人。但,在晚春时候的杨花、榆荚已是处于凋零时期了,故此处又暗指作者本人(此时已是年迈人老才华没落时)。

晚春翻译与赏析及答案,晚春译文及中心思想(2)

晚春翻译与赏析及答案,晚春译文及中心思想(3)

(冬末初春时的杨花)

晚春翻译与赏析及答案,晚春译文及中心思想(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