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儿眼中的宝玉
1.话说鲍二家的打他一下子,笑道:“原有些真的,叫你又编了这混话,越发没了捆儿。你倒不像跟二爷的人,这些混话倒像是宝玉那边的了。”
2.鲍二家的对于兴儿点评荣国府的人物,认为是些混话。兴儿真说的真是混话吗?我认为有夸张的部分,这是人性,往往转述情况的时候总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兴儿的话还是很可信的。
3.兴儿笑道:“他长了这么大,独他没有上过正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老太太的宝贝,老爷先还管,如今也不敢管了。成天家疯疯颠颠的,说的话人也不懂,*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见了人,一句话也没有。所有的好处,虽没上过学,倒难为他认得几个字。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
4.通过兴儿的话,宝玉是这样的人:①不学无术,不上学堂。②说话做事疯疯癫癫的,空有一副好皮囊。③爱和丫头们胡闹,没有阳刚之气。④文不成,武不就。⑤宽待下人,善待下人。在兴儿看来,宝玉几乎没有缺点,我相信荣国府的下人们可能都是这种看法。这也是侧面描写了贾宝玉身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
5.尤三姐也有一段话,可以看出尤三姐发现了宝玉的优点,由此可知不同人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人,他们的见解是不同。
6.当尤二姐说出要把尤三姐许配给宝玉的时候,兴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7.通过兴儿的话,我们可以得知贾府上下达成一个共识,贾母最后会支持宝黛二人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木石前盟”在荣国府下人看来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高鹗的八十回以后写贾母居然同意了凤姐的调包计,哄骗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我认为贾母一定不会按照高鹗所思路那样写。
二、平安州不平安
1.当兴儿说的正兴头的时候,只见隆儿又来了,说:“老爷有事,是件机密大事,要遣二爷往平安州去,不过三五日就起身,来回也得半月工夫。今日不能来了。请老奶奶早和二姨定了那事,明日爷来,好作定夺。”说着,带了兴儿回去了。贾赦让贾琏去平安州,究竟去做什么?全书贾赦几乎没做过什么好事,为了几把扇子,弄得石呆子家破人亡。此时让贾琏去平安州,可能又是违法的事情。
2.是日一早出城,就奔平安州大道,晓行夜住,渴饮饥餐。方走了三日,遇到了薛蟠和柳湘莲在一起,贾琏甚是吃惊。以前说过柳湘莲痛打薛蟠,然后一走了之。薛蟠说:“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的性命。我谢他又不受,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弟兄,如今一路进京。”通过薛蟠的话,我们可以得知平安州一点也不太平,明目张胆的抢劫,那么贾赦派贾琏来平安州,难道不怕危险吗?有什么事值得如此冒险来平安州呢?定是机密的事,见不得人的事。
3.且说贾琏一日到了平安州,见了节度,完了公事。因又嘱他十月前后务要还来一次,贾琏领命。里面的一句“完了公事”,什么公事?贾赦是在京城的,为何与外官联系?如果真是公事,贾赦为什么不去?贾琏真的够资格处理公事吗?
三、尤三姐之死
1.尤二姐和贾琏商量,尤三姐非柳湘莲不嫁,如果柳湘莲不来,她去做尼姑。可见尤三姐挚爱之心。
2.尤三姐为何会死?①贾琏与柳湘莲说媒时候,没有说尤三姐的态度。导致柳湘莲不清楚尤三姐为何看上了他,如果告诉原委,柳湘莲可能不会如此糊涂去辞婚。②柳湘莲向宝玉打听尤三姐的为人,由于柳湘莲说宁国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他不做这剩忘八。导致宝玉心里不舒服,没有进一步说尤三姐的为人如何?柳湘莲心直口快说出贾府的痛处,宝玉赌气不说了,致使柳湘莲决绝去辞婚。③尤三姐的为人,让她的口碑崩塌,在那个封建社会,媒妁之言,本来是一桩好事,结果悲剧了。④尤三姐性格刚烈,被辞婚后,心理上接受不了。⑤根本原因就是人言可畏,死于柳湘莲的多疑。
3.尤三姐死后,她的魂魄还来见了柳湘莲,可见她对柳湘莲感情之深,去了太虚幻境。柳湘莲遇到了跏腿道士,湘莲便起身稽首相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
4.太虚幻境又一次出现了,相信后面的内容,当这些薄命女子魂归太虚幻境的时候,太虚幻境依然会多次出现。而柳湘莲遇到的道士,极有可能是甄士隐,“一僧一道”的出现,是人顿悟的时刻,柳湘莲也去悟道了,可惜根据前面的内容推测柳湘莲还要出场,而且不是道士形象,其中定有一番新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