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经验套牢的人,永远走不到明天。
别里科夫有一句人尽皆知的口头禅——“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每当新事物出现,他总爱用陈旧的经验加以衡量。
如果超出经验范围,他就会陷入一种“世界大乱”的恐慌之中。
看见镇子上新开了戏剧俱乐部,别里科夫想起从前聚众时的混乱,就皱着眉头劝人们尽量少去。
政府将中学生的宵禁时间延长到晚上九点,他断定这项新规必定把学生变坏。
最可气的是,别里科夫用他的“经验之谈”,硬生生断送了两个学生的大好前途。
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只是在课堂上打闹了一会儿,就被别里科夫送去了校长室。
在教务会上,别里科夫板着脸说,曾经有不少打闹事件,直接传到了当局的耳朵里。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他逼着学校把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开除了。
倒霉的不仅仅是学生,整个镇子上的人,都因别里科夫的“经验之谈”裹足不前。
“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什么事都怕,活得战战兢兢。”
诗人阿多尼斯曾说:
“有时候阻碍我们脚步的,恰恰是那些不断被证明有效的东西。”
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是种愚蠢的自我封闭。
这种自我封闭,让我们丧失了应变能力,时常让生活陷入更糟的困局。
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7年,美国休斯顿市遭受飓风袭击,整个城市被水淹没,损失惨重。
其实,早在一周前,气象学家就已经预测过,未来一周最高降雨量可能高达50英寸。
但没有一个人相信,因为在这之前全年的降雨量也就30英寸。
所有人都没当回事儿,直到家园被毁,才痛心疾首地说:“我看到了预警,但没想到真的会这么糟糕。”
《史记》中有句话说:“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旧闻。”
我们都太容易依赖经验,跳不出认知上的局限。
如果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像所有人一样认为“就是这样”,他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同样,漫长历史中,如果我们凡事只听“老人言”,我们也不可能有任何进步。
唯有参考经验,求新求变,我们才能在探索中走向未来。
- 被思维套牢的人,终成思维的囚徒。
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很多时候,生活的阻力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自一个人的思维局限。
别里科夫就是一个典型的“思维囚徒”,而这点在他轰动一时的那场恋爱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当时,从乌克兰来的新同事柯瓦连科,把自己的姐姐华连卡介绍给了别里科夫。
在校长太太的极力撮合下,别里科夫和华连卡进展顺利,准备结婚。
这天,别里科夫像往常一样在林子里散步,远远地看见华连卡骑着自行车,跟在弟弟后面。
姐弟俩经过别里科夫的时候,热情地和他打了声招呼,便有说有笑地走远了。
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却把别里科夫气得脸色发青,他怒吼道:“成何体统!”
在他的观念里,女性就应该安静地待在屋子里,怎么可以在户外骑自行车呢?
那个时代,黑暗的沙俄统治正在瓦解,追求自由的思潮激发着人们迈向新生活。
只有别里科夫还活在过去,试图用陈旧的思维对抗崭新的世界。
他跑去柯瓦连科的家里,激动地斥责他和华连卡,还威胁说,要把这件事报告给校长。
柯瓦连科被彻底激怒,一把抓起别里科夫,把他像球一样扔了出去。
而这一幕,恰巧被华连卡和她的女伴看见。在她们响亮而清脆的笑声中,别里科夫落荒而逃,跑回家里躲了起来。
直到一个月后,人们才发现他死在了自己的床上。
别里科夫仇视一切新思潮,还妄想用一己之力阻挡时代的进步。
最终,他没有绊住时代前行的车轮,反而把自己摔得粉身碎骨。
有句话说得好:“你得全力奔跑,才能追赶世界的脚步。任何时代,固步自封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行业发展出新理念,你选择无视,几年后你将成为最先被辞退的那一批;
研究领域出现新思路,你嗤之以鼻,几年后你被别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社会迎来新思潮,你闭目塞听,几年后你发现已完全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
飞速前行的时代下,充满变数的生活中,只有及时更新自我的人,方能始终站在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