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钢琴家傅聪在英国因病逝世,享年86岁。傅聪的病逝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因为傅聪是《傅雷家书》的“收信人”,而《傅雷家书》是中国最著名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之一,拥有大量读者,影响了很多人。
傅聪
有人说,傅聪是一位只忠于艺术的赤子,值得受到大家的尊敬。也有人说,傅聪是一个“叛徒”,对不起苦心教导他的父亲。甚至有人说,傅聪要是不离开祖国,今年就不会因病逝世了。还有人说,在那个时代,傅聪的出走完全是出于无奈,我们应当对之抱以同情之理解。
那么,当年傅聪到底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傅雷又是怎样的态度?在《傅雷家书》中又有怎样的体现?傅雷夫妇含冤自尽跟傅聪有多大的关系?傅雷遗书中为何称傅聪为“叛徒”?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回溯历史长河,在时光碎片中感受傅雷一家在半个多世纪前经历的风风雨雨。
1954年8月,20岁的傅聪被国家派往波兰留学。一年前,他曾代表国家在罗马尼亚举办的“青年与学生国际艺术比赛”中参赛,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那是傅聪第一次出国,“傅雷家书”最早也是在这时候开始写的。傅聪小小年纪能有如此成就,除了他自己的天分外,最重要的是傅雷的苦心培养。
傅聪在比赛中
傅雷是翻译家、文艺批评家,也在法国学过美术,起初他是想让傅聪学美术或文学。但在傅聪五六岁的时候,傅雷发现孩子对音乐比较感兴趣,于是便让傅聪学起了钢琴。傅雷认为,小学的课程和钢琴学习在家中会结合得更好,于是便让傅聪在家中学习,尽管他并不富裕,全靠并不高的稿酬维持生活。
钢琴和英语、数学是请老师来教,语文则是傅雷亲自教,教材、习题、考卷都是傅雷亲自弄的,将语文知识与文艺、道德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仅凭这一点就不难看出,傅雷为了培养傅聪花费了多少心血。事实上,傅雷有两个儿子,他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傅聪上。
朱梅馥与傅聪、傅敏
傅聪将要前往波兰,临别之际,傅雷对傅聪说道: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音乐家。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始终把人格教育放在第一位。傅雷希望傅聪成为一个人什么样的人呢?通过阅读此后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我们不难发现主要包含两点:一、对祖国和艺术要怀有赤子之心;二、时时提醒自己提升自我修养。
傅聪谨记着傅雷的教导去到了波兰,将百分百的精力投入到了钢琴练习中,期待着能在世界大赛中为父争光、为国争光。皇天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傅聪就在五年一度的“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这个第三名可不简单,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这种级别的世界钢琴大赛中获奖!不仅如此,傅聪还获得了“玛祖卡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