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排序,常见非金属离子氧化性强弱顺序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25 23:32:41

31.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1)Tl3++2Ag=Tl+2Ag,(2)Ag+Fe2+=Ag+Fe3+,(3)Fe+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

A.Tl3+>Fe3+>Ag B.Fe3+>Ag>Tl3+

C.Tl>Ag>Fe2+ D.Tl3+>Ag>Fe3+

【答案】D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32.已知: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MnO2+4HCl

MnCl2+Cl2↑+2H2O。其中KMnO4和一般浓度的盐酸即可反应,K2Cr2O7需和较浓盐酸(>6 mol·L-1)反应,MnO2需和浓盐酸(>8 mol·L-1)反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各种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排序,常见非金属离子氧化性强弱顺序(1)

A.上述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生成1 mol Cl2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盐酸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

D.氧化性:KMnO4>K2Cr2O7>Cl2>MnO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能力。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浓盐酸(Cl)能被MnO2氧化生成Cl2,故MnO2(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Cl2(氧化产物)的氧化性,D错。

33.根据下列反应,可以判断有关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Cl2+2KI=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

④H2S+I2=S↓+2HI

A.H2S>I2>Fe3+>Cl2 B.Cl2>Fe3+>I2>S

C.Fe3+>Cl2>H2S>I2 D.Cl2>I2>Fe3+>H2S

【答案】B

【解析】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Cl2>I2,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Cl2>Fe3+,由反应③可知氧化性:Fe3+>I2,由反应④可知氧化性:I2>S,则氧化性:Cl2>Fe3+>I2>S。

34.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Ⅰ);5Cl2+I2+6H2O=10HCl+2HIO3(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Ⅰ中HCl是氧化剂

B.反应Ⅱ中Cl2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性:CoCl2>HCl>I2

D.氧化性:Co2O3>Cl2>HIO3

【答案】D

各种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排序,常见非金属离子氧化性强弱顺序(2)

【解析】选项A,反应(Ⅰ)中,Cl失去电子,HCl为还原剂。选项B,反应(Ⅱ)中,Cl2得到电子变为Cl,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反应(Ⅰ)可知,Co2O3(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Cl2(氧化产物),HCl(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CoCl2(还原产物),根据反应(Ⅱ)可知,Cl2的氧化性大于HIO3,I2的还原性大于HCl,故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35.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 2HI = 2FeCl2 I2 2HCl; 2Co(OH)3 6HCl = 2CoCl2 Cl2↑ 6H2O

2Fe(OH)2 I2 2KOH = 2Fe(OH)3 2KI; 3I2 6KOH = 5KI KIO3 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 K2CO3 = 2KSCN CO2 ↑ H2O; KCN CO2 H2O = HCN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

3NaCl NaClO4;NaClO4

NaCl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Co(OH)3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I2>KIO3

C.热稳定性:NaCl>NaClO4>NaClO

D.酸性(水溶液):HSCN>H2CO3>HCN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前两个氧化还原反应表明氧化性是:FeCl3>I2;Co(OH)3>Cl2;Cl2>Fe3 ,故有Co(OH)3 >FeCl3>I2,故A错;根据后两个反应,还原性是:Fe(OH)2>I2 、I2>KIO3,故B正确。根据热分解反应的产物比反应物稳定可知NaClO受热分解得NaCl和NaClO4,NaClO4受热分解的NaCl ,故C正确;根据强酸可以制弱酸的性质,由复分解反应判断D正确。

考点:化学反应前后强弱性质的比较。

36.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 mol/L

C.当通入Cl2 2 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以下两点:(1)Fe2+、I、Br的还原性有强弱,反应分先后。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把握住量的关系。

37.稀土金属铈(Ce)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

已知:①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②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e、

Ce、

Ce、

Ce它们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工业上可以采用电解氯化铈水溶液来获得铈单质

C.铈溶于氢碘酸的主要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e+6HI=2CeI3+3H2

D.工业上金属铈一般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答案】C

【解析】A互为同位素,错误;铈与水、空气反应,B、D错误;由信息可知Ce4+>Fe3+,铁与酸反应时不能被H氧化成Fe3+,所以H也不能把Ce氧化成Ce4+,即Ce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Ce3+,C正确。

38.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

(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 )

①4FeO·Cr2O3+8Na2CO3+7O2

8Na2CrO4+2Fe2O3+8CO2 ②2Na2CrO4+H2SO4

Na2SO4+Na2Cr2O7+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和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Na2Cr2O7在碱性条件下可转化为Na2CrO4

C.高温下,O2的氧化性大于Fe2O3和Na2CrO4

D.生成1 mol Na2Cr2O7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大于7 mol

【答案】A

【解析】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不是,A错误;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知O2的氧化性应大于Fe2O3和Na2CrO4的,C正确;考虑到反应②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中生成1 mol Na2Cr2O7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大于7 mol,D正确;同时可以看出,加碱可以使平衡左移,B正确。

39.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该反应可表示为aHClO3―→bO2↑+cCl2↑+dHClO4+e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3>O2

B.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3>H2SO4

C.若氯酸分解所得1 mol混合气体的质量为45 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HClO3=2O2↑+Cl2↑+HClO4+H2O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生成3 mol O2时该反应转移20 mol电子

【答案】B

各种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排序,常见非金属离子氧化性强弱顺序(3)

【解析】根据非金属性只能比较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故B错误。

40.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则以下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碘离子 B.可能含铁离子

C.可能有氯离子 D.不含硝酸根离子

【答案】B

【解析】溴单质能氧化的离子只有I,一定有碘离子,而Fe3+和NO3(H)能氧化I,故一定不含Fe3+和NO3,可能含有Cl

41.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D.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3+Br2

【答案】C

【解析】先分析化合价变化,确定各物质的氧化还原情况,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比较各物质氧化性强弱,然后再逐项判断。

42.根据下列事实:①A B2 =A2 B;②D 2H2O=D(OH)2 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 2e-=E,B-2e-=B2 。由此可知A2 、B2 、D2 、E2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

A.D2 >A2 >B2 >E2

B.A2 >B2 >D2 >E2

C.D2 >E2 >A2 >B2

D.E2 >B2 >A2 >D2

【答案】D

【解析】由信息知氧化性B2 >A2 ,D能和水反应而A、E、B不和水反应,所以有金属活泼性D大于A、B、E,B、E组成的原电池中B失电子,金属活泼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所以E2 >B2 >A2 >D2 ,选D。

43.下列哪种试剂加入到含有Br-的溶液中,可以将Br-氧化为Br2( )。

A.I2 B.I- C.Cl2 D.Cl-

【答案】C

【解析】Cl2的氧化性大于Br2,可以将Br-氧化为Br2

44.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中依次含有( )。

A.Br-、I-、Cl- B.Br-、Cl-、I- C.I-、Br-、Cl- D.Cl-、I-、Br-

【答案】A

【解析】考查有关卤素的知识。①单质氧化性为Cl2>Br2>I2,而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为I->Br->Cl-;②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溴水颜色为橙色。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后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有Br-,再加丙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丙中无I-

45.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

实验Ⅰ:在一定量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

实验Ⅱ:在一定量的KIO3溶液中逐滴加NaHS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变化趋势相同

B.两实验中生成等量I2时,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相同

C.在实验Ⅰ的过程中,若NaHSO3初始量为3mol,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时,氧化产物为3.2mol

D.过程Ⅱ中,可以用淀粉作为滴定指示剂,判定第一阶段的反应终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实验Ⅰ向一定量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发生反应: 3HSO3- IO3-= 3SO42- I- 3H .所以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当溶液中的HSO3-消耗完全后,再滴加KIO3溶液,又发生反应:IO3- 5I- 6H =3I2 3H2O.溶液的酸性又逐渐减弱。该溶液的pH先变小,后又逐渐变大。实验Ⅱ:在一定量的KIO3溶液中逐滴加NaHSO3溶液时发生反应:3HSO3- IO3-=3SO42- I- 3H .后立即发生IO3- 5I- 6H =3I2 3H2O。因此开始滴加NaHSO3溶液时,溶液的酸碱性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当溶液中的KIO3消耗完全后,再滴加溶液NaHSO3溶液,由于HSO3-的电离作用大于水解作用,此外还发生反应I2 H2O=HI HIO,HI与HIO电离产生H ,使溶液显酸性,而且酸性逐渐增强。该溶液的pH先基本没有变化,后又逐渐变小。故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变化趋势并不同。错误。B. 实验Ⅰ向一定量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只有使溶液中的NaHSO3完全发生反应3HSO3- IO3-= 3SO42- I- 3H .后才能发生反应IO3- 5I- 6H =3I2 3H2O,而实验Ⅱ在一定量的KIO3溶液中逐滴加NaHSO3溶液,滴加的NaHSO3发生反应3HSO3- IO3-=3SO42- I- 3H 后的所有产物就发生反应IO3- 5I- 6H =3I2 3H2O。所以两实验中生成等量I2时,在实验Ⅰ中电子转移比实验Ⅱ多。错误。C.在实验Ⅰ的过程中,若NaHSO3初始量为3mol,根据方程式3HSO3- IO3-= 3SO42- I- 3H .可知产生1mol的I-,3mol的氧化产物SO42-;假设发生IO3- 5I- 6H =3I2 3H2O的IO3-的物质的量为x,消耗I-的物质的量为5x,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为为3x。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时,(1-5x):3x=5∶2。解得x=2/25。所以该反应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氧化产物5x=(5/2)×(2/25)=0.2mol.因此氧化产物的总物质的量为为3+0.2=3.2mol。正确。D.实验Ⅱ:在一定量的KIO3溶液中逐滴加NaHSO3溶液时发生反应:3HSO3- IO3-=3SO42- I- 3H .后的产物立即发生IO3- 5I- 6H =3I2 3H2O因此不可以用淀粉作为滴定指示剂,来判定第一阶段的反应终点。错误。

考点:考查发生反应的物质的滴加顺序与化学反应及电子转移、反应现象的关系的知识。

46.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 mol·L-1

C.当通入Cl22 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答案】B

【解析】离子还原性顺序:I>Fe2+>Br,由图可知,当Cl2通入1 mol时,与I反应,1~3 mol时,Cl2与Fe2+反应,3~6 mol时,Cl2与Br反应,由2Br+Cl2=Br2+2Cl知n(Br)=6 mol,因不知溶液体积,故不能确定溶液中FeBr2的浓度。

47.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在FeBr2和FeI2混合液中存在的三种离子的还原性:I>Fe2+>Br,向该溶液中通入的氯气首先与还原性最强的I反应,当I完全反应后,氯气才与Fe2+反应,Fe2+被完全氧化后再与Br反应。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有Fe3+生成,I已经反应完全,Fe2+被氧化但不一定全部被氧化,没有实验现象说明Br被氧化或完全被氧化,故①错误,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48.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SO2+2Fe3++2H2O=SO42-+2Fe2++4H

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r2O72->Fe3+>SO2

B.Cr2O7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C.若33.6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K2Cr2O7 0.5 mol

D.反应中Fe2(SO4)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D

【解析】反应①Fe3+能氧化SO2,反应②说明Cr2O72-氧化性比Fe3+强,A项正确。Cr2O72-比Fe3+氧化性强,能氧化Na2SO3,B项正确。标准状况33.6 L SO2为1.5 mol,失电子3 mol,而K2Cr2O7中Cr为+6价,得电子变为+3价,0.5 mol K2Cr2O7得电子为3 mol,C项正确。反应①Fe2(SO4)3是氧化剂,而化合价没有升高没做还原剂,D项不正确。

49.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判断选项中四种微粒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2)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3)向KMnO4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振荡后紫色褪去。

A.I2>Cl2>Fe3+>MnO4-

B.MnO4->Cl2>Fe3+>I2

C.Cl2>I2>Fe3+,MnO4->Fe3+

D.Fe3+>MnO4->Cl2>I2

【答案】B

【解析】根据(1)可判断氧化性Fe3+>I2,由(2)可判断氧化性Cl2>Fe3+,从(3)可判断氧化性MnO4->Cl2。综合起来可得出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MnO4->Cl2>Fe3+>I2

50.根据反应:2H2S+O2=2S↓+2H2O,Na2S+I2=2NaI+S↓,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

A.O2>I2>S B.H2S>NaI>H2O

C.S>I2>O2 D.H2O>NaI>H2S

【答案】A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三个反应可知氧化性:O2>S、I2>S、O2>I2,故氧化性:O2>I2>S。

51.已知:①向KMnO4固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A

【解析】①高锰酸钾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②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③铁离子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上述过程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出选项A正确。

52.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发生的反应为2CuSO4 4KI═2K2SO4 2CuI↓ I2,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的反应为SO2 2H2O I2=H2SO4 2HI。A、滴加KI溶液时,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KI被氧化,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I是还原产物,正确;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O2体现其还原性,正确;C、整个过程只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根据上述反应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判断,氧化性Cu2 >I2>SO2,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53.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

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D.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反应的先后顺序为:OH、AlO2、CO32-。错误。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反应的先后顺序为:I、Fe2+、Br。错误。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反应的先后顺序为:Ba(OH)2、KOH、K2CO3、BaCO3。错误。D.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的知识。

54.已知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现欲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改变成4∶3∶2,那么要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设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3 mol、4 mol,则根据离子方程式Cl2+2I=I2+2Cl,可知只要通入1 mol Cl2就可使溶液中的I由4 mol降到2 mol,而Cl由2 mol增至4 mol,而Br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仍为3 mol,所以通入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I、Br、Cl都有还原性,且还原性依次减弱。通Cl2时,Cl2先氧化I,当I完全被氧化后才能再氧化Br

55.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

A.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CaSO3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B.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铜也能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

C.锌可以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也能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D.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钾与乙醇也能反应产生氢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相似知识的辨析能力。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aSO3氧化为硫酸钙,A项错;硫的氧化性小于氯气的氧化性,铜与硫蒸气反应生成+1价铜,B项错;钠在溶液中先与水反应,不能置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C项错;钠、钾均能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D项正确。

56.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Cl2

FeBr2

/

Fe3+、Br2

KClO3

浓盐酸

/

Cl2

KMnO4

H2O2

H2SO4

O2

Mn2+

A.由表中①组的信息可知通入Cl2的量不同,氧化产物可能不同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H2O2+6H=2Mn2++4O2↑+6H2O

【答案】A

【解析】由①可知,Cl2的氧化性强于Fe3+和Br2,B项错;C项,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l2,电子转移数目为5e;D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

57.有下列三个反应方程式: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中氧化产物分别是FeCl2、Fe3+、Cl2

B.根据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强弱关系为Cl2>Co2O3>Fe3+

C.在反应③中生成1 mol Cl2时,有2 mol HCl被氧化

D.根据反应①②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答案】C

【解析】①中的氧化产物为I2,A错;氧化性强弱关系为Co2O3>Cl2>Fe3+,B错;因为Fe2+的还原性比Br的强,故与氯气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应该是Fe2+,D错。

58.在离子浓度都为0.1 mol·L-l的下列溶液中,加入(通入)某物质后,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在含Ag 、Cu2 的溶液中加入Zn:Ag 、Cu2

B.在含Fe3 、Br2的水溶液中滴加KI溶液:Fe3 、Br2

C.在含NH4 、H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NH4 、HCO3-

D.在含[Al(OH)4]-、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H)4]-、OH-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氧化性:Ag >Cu2 ,在含Ag 、Cu2 的溶液中加入Zn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Ag 、Cu2 ,正确;B、氧化性:Fe3 <Br2,在含Fe3 、Br2的水溶液中滴加KI溶液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Br2、Fe3 ,错误;C、在含NH4 、H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HCO3-、NH4 ,错误;D、在含[Al(OH)4]-、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OH-、[Al(OH)4]-、OH-,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等。

59.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A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溶液X中无NH

B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上层溶液不变红,

下层溶液紫红色

氧化性:Br2>Fe3 >I2

C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D

向漂白粉上加入较浓的盐酸,将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试管口

产生气泡,试纸未变蓝

漂白粉已经失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检验NH4 需要用浓NaOH溶液并加热,稀NaOH溶液不能使NH3挥发出来,错误;B、滴加CCl4,下层溶液紫红色,说明Br2氧化I‾生成了I2,上层溶液不变红,无法证明Br2与Fe3 的氧化性,错误;C、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3O4为黑色,现象错误;D、产生气泡,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未变蓝,说明产生的气体不是Cl2,则漂白粉已经失效,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现象及分析。

60.向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曲线代表溶液中Br变化情况

B.原溶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为2mol

C.原溶液中n(Fe2 ):n(Br)=2:3

D.当通入2mol Cl2时,溶液中离子反应为:2Fe2 2I 2Cl2=2Fe3 I2 4C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d曲线在加入氯气3mol后才逐渐减少至0,所以d曲线代表溶液中Br变化情况,正确;B、a曲线代表溶液中I-的变化,消耗1mol氯气,说明原溶液中有2molI-,则原溶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为1mol,错误;C、b曲线代表溶液中Fe2 的变化,消耗氯气2mol,说明原溶液中有Fe2 的物质的量为4mol,d曲线代表溶液中Br变化情况,消耗氯气3mol,说明原溶液中有

Br的物质的量为6mol,所以原溶液中n(Fe2 ):n(Br)=2:3,正确;D、当通入2mol Cl2时,此时氯气分别与2molI-、2molFe2 反应,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的应用及相应计算

61.如图所示装置中,试管内的FeI2溶液中滴有KSCN溶液,实验中控制通入Cl2的速度,试管内先观察到紫色,后观察到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Cl2中含较多HCl,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倒吸现象

B.通入足量Cl2后,振荡试管,下层变紫色,上层变红色

C.该实验可验证氧化性:Cl2>I2>Fe3+

D.试管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2++2I+Cl2=I2+Fe3++2Cl

【答案】B

【解析】A项,导管通入CCl4层中,CCl4能起到缓冲作用而不会发生倒吸现象;B项,3Cl2+2FeI2=2FeCl3+2I2,振荡后I2由水层转移到CCl4层,故下层溶液呈紫色,上层溶液中Fe3+遇KSCN变红色;C项,由反应知氧化性:Cl2>I2,Cl2>Fe3+,但无法证明I2的氧化性强于Fe3+;D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Cl2=2I2+2Fe3++6Cl

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62.已知:

①向KMnO4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某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中产生气体的电子式是ClCl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②中FeCl2被氧化

D.实验③发生的是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A项,①中产生的气体是氯气,氯气的电子式为

;B项,上述实验中,①、②、③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实验②中FeCl2被氧化生成FeCl3而溶液显黄色;D项,实验③中,Fe3+把I氧化成I2而使试纸变为蓝色。

63.以下有关实验原理及结论正确的是( )

A.XCl3的溶液能与铜片发生反应,则铜的金属性一定比X强

B.金属X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但金属Y不能,则Y的金属性一定比X弱

C.非金属X能将Fe氧化到+3价,但非金属Y不能,则Y的氧化性一定比X强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答案】D

【解析】A项,若为FeCl3时,Cu的金属性比Fe弱;B项,当X为Al,Y为Mg时,金属性Mg更强;C项,因X能将Fe氧化到+3价,所以X的非金属性更强;D项,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Na2SO3而褪色。

点拨:本题考查实验原理,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情况。难度中等。

64.向酸化过的MnSO4溶液中滴加(NH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反应:Mn2++S2O82-+H2O―→MnO4-+H+SO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Mn2+

B.氧化性比较:S2O82->MnO4-

C.MnSO4溶液可以使用盐酸酸化

D.若有0.1 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0.5 mol

【答案】C

【解析】由于S2O82-的氧化性大于MnO4-的,当用盐酸酸化时Cl会被S2O82-氧化为Cl2

65.已知NaCN溶液呈碱性,(CN)2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CN的还原性介于Br、I之间。下列变化不能发生的是( )

A.HCN

H+CN

B.(CN)2+CH2=CH2―→NC—CH2—CH2—CN

C.(CN)2+2Br=2CN+Br2

D.(CN)2+2OH=CN+CNO+H2O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还原性顺序为I>CN>Br。A项,HCN为弱酸,部分电离,正确。B项,属于加成反应,正确。C项,还原性Br>CN,与题干矛盾,错误。D项,与Cl2与NaOH的反应类似,正确。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