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中枢的位置图解,呼吸中枢的最佳调整方法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30 10:02:22


因此,当脑桥小脑角有病变时(如听神经纤维瘤),除产生听力障碍、眩晕和小脑症状外,病变往往还可波及面神经根、三叉神经根、展神经根,舌吸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根,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图 2-24)。


呼吸中枢的位置图解,呼吸中枢的最佳调整方法(5)


脑桥的背侧面由菱形窝的上部(前述)及菱脑峡构成。菱脑峡为脑桥与中脑移行的缩窄部分,它包括结合臂、前髓帆及丘系三角。结合臂是一对连接小脑与中脑的扁纤维束,它向嘴侧上升,至四叠体尾侧深入中脑。前髓帆是一薄的白质板,紧张于左右结合臂之间,形成第四脑室上部的顶壁。其尾侧部紧贴于小脑小舌的下面,向嘴侧连于四叠体的正中沟。在正中隆起的窄带,称为前髓帆系带。在系带的两侧有滑车神经穿出。丘系三角是结合臂嘴段腹外侧的三角区,其嘴侧界为下丘臂,尾侧界为结合臂的外侧缘,腹外侧界为中脑外侧沟。外侧丘系的纤维(听传导系)通过此区,故得此名。


呼吸中枢的位置图解,呼吸中枢的最佳调整方法(6)


在脑桥的横切面上,以斜方体或内侧丘系的腹侧缘为界分为腹侧和背侧两大部分。脑桥腹侧部称脑桥基底部,它与两侧桥臂在种系发生上出现较晚,只见于哺乳类,人的脑桥最发达。脑桥背侧部称脑桥被盖,是延髓被盖的直接延续(图2-25,图2-26)。


呼吸中枢的位置图解,呼吸中枢的最佳调整方法(7)


1.脑桥基底部:


脑桥基底部由纵、横两系纤维及其间的大量脑桥核组成。纵行纤维主要包括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及皮质脑桥束等。横行纤维主要是脑桥小脑纤维。在这些纤维之间,散布着大量神经元,即脑桥核。


皮质脊髓束是大脑脚穿行脑桥基底部过路纤维组成的,它向下续为延髓的锥体。在脑桥上、下部的皮质脊髓束纤维较密集,在脑桥中部则被脑桥核及横行纤维分割成许多分散的小束。


皮质脑干束与皮质脊髓束伴行,在下行途中,有纤维不断离开锥体束,移向背侧或掺入内侧丘系中,再止于脑桥被盖。它们的终止是双侧性的,部分可直接止于脑神经运动核,但多数纤维是经网状结构中间神经元中继后,与脑神经运动核间接地联系。


皮质脑桥束起始于大脑皮质,终于脑桥核。其中始于额叶皮质前额区的纤维,称为额桥束,止于同侧脑桥核的内侧群。始于顶叶皮质的纤维称为顶桥束,始于颞叶皮质的纤维称为颞桥束,始于枕叶皮质的纤维称为枕桥束。顶颞枕桥束在同侧下行,沿途终于同侧脑桥核的外侧群及背侧群。故皮质脑桥束纤维至脑桥尾侧部其纤维所剩无几,到延髓已完全消失。


桥核是位于脑桥基底部纵横纤维之间的许多细胞团块,这些团块是由小型和中型细胞组成。一般以锥体束为标志,将桥核分为外侧部、内侧部、腹侧部和背侧部四部分


从桥核发出的纤维,经锥体束的前方和后方,向对侧形成横行纤维。锥体束后方的纤维称为脑桥深纤维,前方的纤维称为脑桥浅纤维。深、浅纤维向对侧聚成大束,即桥臂,终于小脑。其中大部分纤维终于小脑半球,小部分终于蚓部。由脑桥至小脑的纤维,又称为桥小脑束,由大脑皮质在脑桥中继后到小脑皮质的纤维,总称为皮质小脑束(图 2-27)。


呼吸中枢的位置图解,呼吸中枢的最佳调整方法(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