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这是范成大在出使金国的路上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范成大肩负重要使命出使金国,可能九死一生,行至蔺相如墓,联想到蔺相如捧璧入秦的场景,决心效仿,誓死完成出使任务。
范成大,字致能,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作为宋金战争、绍兴和议、隆兴和议的见证者,范成大应对国仇家恨有着很深的理解。
完颜亮南侵失败,途中被*,完颜雍篡夺帝位,成为新的金国皇帝。绍兴三十二年,赵构退位,成为太上皇,宋孝宗赵眘继位。不同于赵构,宋孝宗积极进取,致力于恢复故土,一雪前耻,很快南宋发动了对金战争。
北伐由枢密使张浚亲自指挥,主将李显忠、邵宏渊总兵力八万起兵北伐。北伐是正确的,然而时机不对、将校不和,加上张浚准备不足,宋军在符离兵败。
事实上,此时的宋金两国都已是强弩之末,宋孝宗赵眘想要收复失地,但国力已经不允许。而完颜雍也是个很理智的皇帝,于是在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双方达成和议。赵眘本不想议和,但被逼无奈,当然,为了国家尊严,南宋还是争取了一把,完颜雍也退了一步。
原本金国为君,南宋为臣,这回改成了金国为叔叔,南宋为侄子,表面文章看似没什么,事实则关系国家尊严,但这已经没有了君臣之分,也算是进步。原来南宋给金国的“岁贡”改成了“岁币”,并又原来的二十五万两改成了二十万两,少了五万两。南宋割商州、秦州等地给金国。
虽然这依旧是令赵眘十分难堪的不平等条约,但这也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这也就是因为完颜雍在位,否则按照金国的强盗习惯,是不可能答应的。
条约的内容有所改善,而金使觐见的仪式并没有改变,“凡金使者至,捧书升殿,北面立榻前跪进,帝降榻受书,以授内侍。”面对金国使者,宋朝皇帝得屈尊下殿,这对于赵眘是莫大的侮辱。
另外,先皇们的皇陵都在开封,朝廷在临安,这祭祀先人的传统是无法更改的,为了能祭拜祖先,赵眘希望收回开封等地,让他能去陵墓祭祀。这个事情其实很尴尬,祖宗陵墓被敌人占据,如果想回去参拜,只得寄希望收回原有的领土,不论成功与否,也只能试试看了。
很快赵眘下令招募使者,前去金国谈判,假若使者只是去打声招呼、送个礼物,这个很好办,不过这次的任务特殊,南宋要向原先的宗主国金国讨要东西,这是史无前例的。
首相虞允文推荐了两个人,一位名叫李焘,另一位就是范成大。李焘是著名史学家,《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作者,如果没有了这些著作,宋史的研究可能会陷入困境。李焘学识很高,胆子却很小,听闻要让他当使者去金国,惊恐道:“今往,金必不从,不从必以死争之,是丞相*焘也。”
怕死是人之常情,况且此行去金国危机四伏,对于李焘也没有什么可以苛责的。既然李焘不敢去,只能派范成大去了,范成大慨然应允:“臣已立后,为不还计!”只有甘愿以身殉国之人才有这个胆量,毕竟金国是个相对野蛮的国度,*使者之类的事情比较常见。
范成大所拿的国书中,只写了索要皇帝陵寝的相关事宜,而没有写国书礼节的事项,改国书礼节是赵眘当面告诉范成大的,这就有点挖坑的感觉了。国书中没有写,那么只能当面提了,这无疑会让范成大陷入危机之中,范成大没有犹豫,依旧接受了任务。
到了燕山,范成大自己秘密写了另一份国书,把修改国书礼节的事项写了进去。面对金国大臣和皇帝,范成大不卑不亢,言辞慷慨激昂。完颜雍听得很认真,范成大突然大声说:“两国既然已经约定为叔侄关系,就应该更改受书礼节,我这里有份奏折。”
随即范成大拿出了准备好国书,直接要呈给完颜雍。完颜雍大怒:“此岂献书处耶?”在范成大的“无礼举动”下,大殿之上一片喧哗,很多人直接要求*掉范成大。范成大不为所动,依旧跪在原地,势必要把国书交给完颜雍。
完颜雍看不看国书已经不重要了,他面对的是一个挑衅金国的宋朝使者。在金国人眼中,宋朝一向是软弱的、怯懦的,在赵构统治时期,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范成大打破了这一切,给金国来了个下马威。
如果在完颜雍继位之前,范成大几乎必死无疑,不论面对辽国还是宋朝,金国总是高高在上,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对其领袖有丝毫不敬,只是这次完颜雍并没有发作。这位号称“小尧舜”的金国皇帝,竟然放走了范成大。
史料记载“成大必欲书达,既而归馆。金太子欲*成大,或劝止之。 ”
完颜雍很有领袖气度,并没有为难宋朝使者,这是以大局为重,金国在连年的战争中损耗颇大,急需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实力,如果仅仅为了一个使者就撕破了脸也不太值得。况且完颜雍也知道了南宋的改变,宋孝宗继位后明显强硬了很多,隆兴北伐就是个例子。
最后范成大也没有拿到什么结果,对于国土问题,金国必定是寸步不让的,开封等地不可能就这么轻而易举给了南宋。国书的礼节也没有任何答复,完颜雍只是答应可以把开封的皇陵帮忙移走。
事实上,排除国仇家恨,隆兴和议对宋金百姓而言是幸运的,在此之后的四十年内,他们得到了宝贵的和平时光,暂时告别了战乱岁月。
范成大完成了出使任务,平安回国,虽说这一举动并没有让南宋得到什么好处,却也保住了南朝的尊严,也令金国人刮目相看。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二宋纪一百四十二》、《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宋史·列传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