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货币学派的理论观点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2-06 01:05:01

货币学派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以弗里德曼和费雪为代表,主张货币数量论和古典主义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货币供应量变动决定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为基本理论框架,以主张货币中性或称货币“无关紧要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学流派。

货币学派的产生背景货币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状况的变化有关。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战后初期曾被奉为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但是到了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了高赤字、高失业率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不能圆满地解释这一问题,也不能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货币学派登上了西方经济学的主舞台。

货币学派力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利率,反对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这一观点是在60年代初美国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双贴汇率制度后才逐步形成的。在此之前,该学派还处在早期探索阶段。 货币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

1. 反对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他们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应当依据经济规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措施只会扰乱市场机制,使问题更加严重。

2.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决定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应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相适应,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来控制物价上涨。

3. 强调稳定性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主张实行单一的、稳定的货币目标制。他们认为在充分就业情况下,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会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因此,稳定的价格水平比不稳定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

4. 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他们认为,对未来通货膨胀率作出预测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未来通货膨胀率取决于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因此,他们主张货币政策应当制定一个固定的、明确的、单一的规则作为准则,而不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策。

5. 强调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均衡原则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必要条件。他们认为,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原则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必要条件,而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原则又取决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个因素。因此,他们主张实行低利率政策,使利率降到零以下,甚至实行负利率政策。

6. 强调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时所达到的失业率水平。这一概念是货币学派用来描述经济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所必需的失业率水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