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毒的含义,网络用语试毒是什么意思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2-19 23:52:53

最近,去世1800年的三国人物贾诩,突然之间又火了,不是小火是大火,像无烟煤一样黑的发亮的那种火。

一辈子几乎称得上“算无遗策”的贾诩,估计做梦都想不到,他在死后一千多年,竟然会以这种方式丢掉自己的“节操”。

在现在的网络上,什么往城里抛尸体制造瘟疫、用人尸体做肉干充当军粮等毫无底线又丧尽天良事情,竟然都成了他贾文和的“基操”。

如果只是一些小号在YY也就罢了,甚至一些几十万粉的历史“科普”账号也来凑热闹,说什么别的谋士有上策、中策、下策三条计,贾诩从来只有下策、下下策、下下下策,从来不管是不是有伤天和,只要不伤他文和就行……

正史和《三国演义》中的贾诩,真有这么恶毒卑劣吗?为何后世史书会把他称为“魏晋八君子”之首呢?

网络语毒的含义,网络用语试毒是什么意思(1)

一般来说,有点名气的历史人物通常都有两种形象:正史形象、文艺形象。

按照传统的角度来说,正史形象就是官方史*载的形象,通常比较严谨慎重,不管是褒是贬,都不会太过离谱,所以可信度通常也比较高。

文艺形象则是以历史人物为基础,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飞天遁地,呼风唤雨都不算犯规,所以可信度也比较低一些。

贾诩这个人物,在正史《三国志》和文艺作品《三国演义》中都有记载。而且正史《三国志》和文艺作品《三国演义》中贾诩形象,差距并不是很大,《三国演义》几乎照搬了《三国志》中贾诩的生平,只是配合小说的时间轴分段进行了嵌入加工而已。

网络语毒的含义,网络用语试毒是什么意思(2)

有意思的不管是《三国志》中的贾诩,还是《三国演义》中的贾诩,形象不能说跟现在网上所传的毫不相关吧!简直可以说是没啥关系!

和宦官之家出身的曹操不同,贾诩那是实打实的官宦之家出身。

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就是那个写《过秦论》和“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等,让学生们现在还背个没完的男人。

当然,贾谊是西汉初年的人,贾诩那都东汉末年了,毕竟过了几百年,你可以质疑贾诩家是“攀亲戚”。

可问题是,人家贾诩到东汉末年,混的也着实不差!

贾诩的爸爸贾龚官至轻骑将军,爷爷贾衍官至兖州刺史,太爷爷官至武威太守……这排面儿,至少比被骂做“赘阉遗丑”的曹操强吧?

不过贾诩这个人跟曹操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年轻的时候很低调。

曹操年轻的时候那是日天干地,连他爷爷同事,“十长侍”之一蹇硕的叔叔,都被他“秉公执法”给打死了。

贾诩完全不一样,少年时代的他基本没啥名气,也不喜欢搞交际,按部就班的举个孝廉,选上了个小官,还当没多久还称病辞职了。

网络语毒的含义,网络用语试毒是什么意思(3)

在辞官回家的路上,贾诩刚好遇上了西北的氐人叛乱,他跟随行的人都被氐人叛军给抓了起来。当时的情况危急,跟贾诩一块被抓的人都快被*完了。

这时候贾诩急中生智,他告诉氐人叛军的首领说:“我说太尉段颎的外孙,你们*我之后把我单独安葬起来,我家里的人一定会拿花大价钱把我的尸体买回去的。”

段颎在西北边境带兵多年,在西北少数民族之间很有威望,氐人听了贾诩的话害怕了。不但没有*他,还跟他拜了把子,好酒好菜招待一顿把他送走了。

这是贾诩用计最早的记录。

段颎并不是贾诩的外公,他骗了氐人。

网络语毒的含义,网络用语试毒是什么意思(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