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是如何兴起的,文人画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局限性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2-25 05:52:44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社会思想氛围就已经带上了功利性的特点。文人学子在学习儒家思想之时,已经要开始考虑自己能够为社会传递出怎样的价值观,自己这样的价值观又是否符合统治者发展政权的需要。

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说发展,为其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隋唐时期有着“三教合一”的社会潮流,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儒家思想在儒释道三教中仍然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当唐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逐渐被宋代所取代时,儒家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

程朱理学的兴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儒家思想的僵化,但他们也使这一门思想更能适应宋代统治者的需求。王阳明在心学中讲究格物致知,其实这一思想特征也在宋代得到过启发。

正因如此,宋代的儒学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社会上层建筑,而将更多的眼光关注到了实用功利性层面。也就是说,社会思想的发展更多地讲究现实主义。

文人画是如何兴起的,文人画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局限性(5)

儒学当中的“文以载道”的思想,也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所谓“文以载道”,其实就是指文人们的作品必须要承载着文人自己的思想和抱负,体现文人自己的价值观和格局。文化作品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止于欣赏层面,而是必须具备更加深刻的社会内涵。

如此一来,文艺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带着政治性的特征。文人群体成为了更受统治者重视的社会群体,这其实也昭示着宋代后来的重文轻武社会氛围的形成。

在宋代思想风潮的催生之下,文人群体的数量逐渐庞大,社会地位也逐渐稳定。他们成为了一群独特的社会群体,并且这一群体会对国家统治者的政权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他们以及他们所产生的作品更会受到重视。

正是由于群体的独特性,由他们所创作的画作品才会单独被划分成为一个流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人画”。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文人画”是我们首次以创作主体的特征来区分绘画艺术的界限。

文人画是如何兴起的,文人画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局限性(6)

​文人们需要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展现他们所谓的道,这包括他们的思想构成、对社会形态发展的看法、对个人抱负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计划。

从文人画当中,统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创作者本身的精神境界和思想追求。所以他不会再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而会更多地去考虑创作者自己的实用性。

经济繁荣,文化下移

随着理学的发展,随着儒家体系中“文以载道”的思想所体现出来的功利性发现,文人画在社会上也有了足够的萌芽土壤和生存空间。

不过,光是兴起还不够,宋代的文人画还在相对繁荣的经济和文化大背景下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我们先来说说经济因素对文艺发展的影响,毕竟经济基础完全可以决定上层建筑。

文人画是如何兴起的,文人画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局限性(7)

​在宋代,随着重伤主义思想的盛行,社会经济得到了繁荣的发展空间和政策上的支持。瓦舍勾栏等地方的出现,也意味着宋朝的市井经济普遍繁荣。

有市井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小人物的存在。有小人物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更多的生活智慧和思想元素的存在。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宋代社会整体的繁荣,这也给了宋代的文艺创作者一片欣欣向荣的创作空间。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文艺作品换取维持生计的金钱,能够在赚钱的同时传递出自己的思想文化格局。

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特征之下,宋代社会也出现了文化普遍下移的现象。

在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一下,宋代建立和发展初期,文艺作品仍然还停留在宫廷范围内,宫廷画也仍然是当朝统治者欣赏的主要作品。

文人画是如何兴起的,文人画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局限性(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