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是怎样兴起的,文人画的发展过程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2-25 06:03:46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即“士人”,古代时早期的“士”特指有职称的官员,后来也用以泛指知识分子,他们集文化和人格修养于一身,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文人画是只有中国画才独有的存在,用以区别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等职业画家的画。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1876年-1923年)在其所作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中说:

“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

他认为所谓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的意象和趣味,不耽著于画的技巧等表面功夫,更要在于所画能否表达出文人的思想和灵性。文人画对于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那么文人画是从何兴起的呢?它又有什么样的表现题材和寓意呢?我们今天就从奠定文人画兴起之基础的关键人物,以及文人画题材的文化寓意两个方面来浅谈中国文人画的历史文化渊源。

文人画是怎样兴起的,文人画的发展过程(1)

元代文人画家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奠定文人画基础的关键文人

“文人画”的概念是由明末画家董其昌提出的,文人画发展兴盛后涌现了诸多优秀的文人画家,但追本溯源,奠定文人画基础的两位重要人物,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位大诗人:王维和苏轼。这也许多少有些令人意外,一方面他们作为诗人、词人的名声早已深入人心,而容易让人忽略其绘画成就;另一方面,也与他们几乎没有画迹能够流传于世有关。

唐 王维

王维,字摩诘,虽然被后世尊为中国“文人画”开山鼻祖,但他本人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正式提出文人画的概念,只是用自己的实际绘画风格来体现自己与当时流行的绘画流派的不同。

王维是典型的少年成名,9岁就负有才名,19岁赴京考试,得第一名举子,21岁中进士,不仅诗写的好,还精于绘画和音律,一时风光无二,但好景不长,任职之后他接连经历了两次贬谪,这两次打击让他他心灰意冷,于是他在长安城以南的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取名“辋川别业”,过起了半官半隐居的生活。

他历经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将所有对生活的理想和感悟都放在了自己的诗画之中,并发展了以破墨技法绘制的单色墨山水,被后人称为南宗山水画祖师。

隐居辋川时,王维创作了有名的单幅壁画《辋川图》,虽然原画已佚只留下临摹本,但不妨碍其依然名垂百世。画面上亭台楼阁被山水环绕,门前水流客至,画中之人意态潇洒自然,一幅世外桃源景象,文人味十足。

文人画是怎样兴起的,文人画的发展过程(2)

(传)唐 王维《辋川图》局部 日本长崎圣福寺藏

宋朝大词人秦观与这幅画还有一段逸事,他曾久病不愈,吃药也不见起色,一日朋友高符仲带了幅《辋川图》让他看看,说此画能治病,看了几天之后,病居然真的奇迹般地好了,秦观病愈后特意写了一篇题跋《摩诘辋川图跋》,现今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 余曩卧病汝南,友人高符仲携摩诘辋川图。过直中相示,言能愈疾,遂命童持于枕旁阅之。恍入华子冈,泊文杏竹里馆,与裴迪诸人相酬唱,忘此身之匏系也……吁,一笔墨间,向得之而愈病,今得之而清暑,善观者宜以神遇而不徒目视也。五月二十日,高邮秦观记。”

如果不是有这篇题跋留存于世,这段逸事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总的来说,不同于当时的宫廷、职业画师为投他人喜好而作画,王维的画不以粉饰太平、追求他人认可为目的,而是更关注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表达,将文人的诗情和意境融入到绘画当中,“画中有诗”,这就是中国“文人画”的开端。

文人画是怎样兴起的,文人画的发展过程(3)

唐 王维《雪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上角为宋徽宗赵佶的题跋

宋 苏轼

时间来到了宋朝,在这里,我们熟悉的大文豪苏东坡,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士人画”的理念,他的艺术主张和成就对以后的文人画有很大的影响。《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写道: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说,用外形像不像来评判一幅画的好坏,那是小孩子才会有的浅薄见识,作诗也是如此,只追求记录事情,就不是一位真正懂诗的人。 诗和画本质是一样的,不仅仅要追求形似,更要追求内在的精神。

苏轼 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又说: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

在这里,他将士人画与职业画工的画对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样是画马,士人画里的马意气奋发,精神气韵直击人心,而画工的马虽然外表细节都严格形似,却呆板没有内在意境,看几眼就乏味的很。

总结苏轼的观点,首先,他强调了文人画是一门诗画一律的艺术,他大力提倡诗画结合,赞叹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使之成为文人画的基本特征。

其次,明确提出文人画与画工画的区别,重神似超过重形似,绘画追求的根本目的不是形似,而是追求“象外之意”,也即追求形象背后的审美、情感和文化意义。

文人画是怎样兴起的,文人画的发展过程(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