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是拉动企业财务指标的火车头。收入代表了企业的业务规模,增长率指的是收入增长率;收入是利润表的起点,也是长期和短期财务预测的起点;收入代表了企业做多大的业务,是企业的“家业”(资产是企业的“家当”,权益是企业的“家底”)。
从营运资本投资政策方面分析:没有金刚钻(资产),别揽瓷器活(收入)→胆小,保守型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没有金刚钻(资产),也揽瓷器活(收入)→胆大,激进型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
从营运能力方面分析:企业经营就像驴推磨,磨盘(资产)是一样的,周转越快,磨出来的面粉(收入)越多。怎么衡量磨盘的转速呢?1.一段时间内转几圈(周转次数/率);2.转一圈花多少时间(周转天数)。
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是经营收益,不受融资活动的影响;息税前利润是实体收益,是*和债权人共有的;息税前利润是税前收益,尚未扣除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的计算要机动灵活,既要学会“顺算”,也要学会“倒算”,个别题中还要考察“中间开花”的算法。息税前利润(企业经营收益)=净利润(*部分) 所得税(政府部分) 利息费用(债权人部分)。
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利润分配企业的经营收益,怎么才能变成普通*的现金股利?第1个优先:根据法律要求,优先支付利息费用;第2个优先:根据法律要求,优先支付所得税费用;第3个优先:根据法律要求,优先支付优先股股息;第4个优先:根据股利政策,优先满足利润留存融资需求。
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利润留存规律1 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者权益里面:要么是找*要的钱,要么是给*赚的钱。所有者权益-股本=留存收益。
规律2 利润表上的净利润里面:要么是分配出去的,要么是留存下来的。净利润-股利=利润留存。
规律3 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年初留存收益 当年利润留存=年末留存收益,或留存收益的增加=利润留存。假设不增发新股也不回购股份: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润留存。利润留存是流量指标,表示留存收益的增加数;留存收益是存量指标,表示利润留存的累积数。利润留存是融资需求的解决方式之一,留存收益不是融资需求解决方式。
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归普净利润(流量)÷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计算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需要考虑股份变动。股份发行和股票回购为有对价的股份变动,需要考虑时间权重:股份发行导致股份数增加,股票回购导致股份数减少。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为无对价的股份变动,需要考虑时间先后:方案实施前的股数要膨胀,方案实施后的股数不膨胀。
利润表的转换学习利润表项目时,思考三个问题:(1)该项目归属于谁?【定位】企业实体?债权人?*?(2)该项目是息前的、还是息后的?(3)该项目是税前的、还是税后的?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费用,是归属于债权人的损益,财务报表上的利息费用是税前的。利润总额是归属于*的税前收益,未剔除所得税费用,但已剔除利息费用(息后税前)。所得税费用是*承担的企业所得税费用(息后)。净利润是归属于*的税后收益(息后税后)。
传统利润表经过“转换变形”,得到管理用利润表。传统报表下的利息费用是狭义的,单指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管理报表下的利息费用是广义的,包括了所有金融损益。无论在管理报表还是传统报表下,净利润金额都是一样的,它是利润表中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