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应用文总结和计划的异同,财经应用文写作总结对未来的设想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02 14:42:32

以重视的态度、平常的心境、审度的视角,全面规划来年的工作,期待来年的成长进步。

一、计划中的目标及措施是展开总结结构的前提

关于计划与总结如何写作,应用写作教材中基本上都是孤立地就计划写作谈计划写作,就总结写作谈总结写作,研究的视域单一、狭窄,虽然做到了具体,但是没有秉持一种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法观点,针对计划与总结的写作具有互为参照的密切关系这一重要原理来展开。因此,人们对计划和总结写作的研究显然不够开阔、深入、透彻,研究成果未免有一定局限性。

在计划的写法上,一般主张从实际出发制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切实可行,采取有力的措施以保证目标的如期完成,确实规定和明确了“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内容,但“做什么”,是由何提炼和确定的;“怎么做”,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基本没有涉猎。在总结的写法上,一般主张充分占有、认真选取材料,运用辩证方法实事求是分析研究,反映本质、抓住规律指导实践,确实归纳和明确了“做了什么”和概括、揭示了“做得怎样”的内容,但如何收集“做了什么”的方法;如何评判“做得怎样”的根据,一般没有涉猎。既然人们已经公认计划与总结的写作具有互为参照的密切关系,那么,学界就应该及时研究和总结。

总结写作,一般采用总分总式结构:第一部分是导语,概述研究对象及其评判;第二部分是主体,展开导语,列举主要做法,分析成绩,揭露问题;第三部分是结尾,呼应导语,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计划与总结的写作互为参照,首先表现为计划中的目标及措施是展开总结结构的前提。

(一)运用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展开总结导语的分析评判

计划与总结的写作,分别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重要实践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在行文时间上属于事前行文和事后行文,具有科学的预测性和评估的反馈性。总结的评估反馈性,对主体前一阶段实践活动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判,研究的立足点和观察点等角度,就是人们事前预定的计划,其核心内容——计划的三要素:目标、措施及步骤,是总结写作展开总分总式结构的前提。总结导语部分,一般要交代研究对象及其评判,这里的研究对象就是计划中目标的完成情况。

计划目标,是人们对未来一定时间内要完结的活动或完成的任务,事先作出的具体安排。而总结的研究对象,恰恰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已经完结的活动或完成的任务。前者是预期设想,后者是实时评估。结构是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形式,具体环节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详写和略写。计划文体的开头,即通常的前言部分,一般都要交代目标,这恰恰是总结开头写作即导语写作的起点——据此点明总结的研究对象,引发作者对已经完结的活动或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评判。例如,XX公司2004年工作总结《务实创新深化改革为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努力》的开头导语部分:

一年以来,在局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局属企业改革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机制创新与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促进了公司的各项工作落实,实现投资收益XX万元,比去年增长58%,实现利润XX万元,比去年增长76.81%,创公司成立以来最佳经营业绩。

这篇总结的导语,概述了该公司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并作出了分析评判,其研究对象恰恰是已经完成了的计划的目标,这表明总结写作展开结构的第一步——组织导语,就要根据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来分析评判,其核心内容是用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作比较,揭示取得的成绩。总结中的成绩,就是主体按计划全面完成了目标,甚至超额完成了目标。

(二)运用计划采取的措施及具体步骤,展开总结主体的实践做法

计划采取的措施,是保证目标按时、保质完成的手段和做法,其展开环节就是具体步骤。计划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当它制订完毕付诸实施时,人们就要按照计划行事,分阶段、按步骤去做,最终实现目标。总结的写作,首先在第一部分导语中对人们完成计划的规定、实现目标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评判;然后进入第二部分主体,展开导语,细化导语,运用计划中采取的措施及具体步骤来展开,具体陈述工作或活动中的实践做法。

例如,某银行职员撰写的《2012年度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2012年将要过去,回顾近一年来的工作,感触良多,收获不小。在行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我严格自律,踏实工作,热情服务,履职尽责,任劳任怨,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当然,也存在些许不足。

一、主要工作

工作方面:我踏实工作,履行职责,认真执行《会计法》,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

学习方面:我虚心请教,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思想境界,在培养全面素质上下功夫。

思想方面:我积极上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树立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形象。

从这份总结第二部分第一方面“主要工作”的陈述中,我们可以推测出总结主体的实践做法,是从作者事前写作的计划中采取的措施及具体步骤得来的,尽管我们无从看到这份计划。

财经应用文总结和计划的异同,财经应用文写作总结对未来的设想(1)

二、总结中成绩与问题的揭示是制订计划目标的根据

计划的科学预测性,既不是人们的主观臆测,也不是简单的客观推测,而是依据主体在上一阶段的实践活动总结的成果预测出来的。

(一)计划中目标的制订,在性质上以总结中的成绩为基础

总结中的成绩部分,无外乎全面完成了计划目标和超额完成了计划目标这两种情况。总结的目的,是为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重视经验、解决问题,以更好地开始新的实践。新的计划提出的目标,已站在了刚刚进行完毕的总结的基础上,具体地说是以总结中的成绩为基础形成的,这目标既源于总结中的成绩,又高于总结中的成绩。

(二)计划中目标的制订,在方向上以总结出的问题为侧重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是个人的总结还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的总结,在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都会同时出现。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从计划写作的角度说,形成和确定计划的目标,总结中揭示的问题可能甚至比成绩更重要,因为总结出的问题,就是与先进目标或先进指标存在差距的地方,这是主体今后需要努力的重点方向。问题是什么?问题是不足,是差距,是矛盾。只有克服不足、消除差距、解决矛盾,才能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计划写作中形成和提出的新目标,要以总结出的问题为侧重,这样个人才能不断进步,社会组织才能不断发展。

(三)计划中目标的制订,在程度上一般要超越总结的成果

总结的写作,是为了更好地实践;要更好地实践,就必须制订、写作计划。个人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的成长进步和发展壮大,走向成熟,在实践上总是通过计划——实施——总结——再计划——实施——总结这样的循环往复逐步推进的。总结的成果,包括肯定成绩、揭露问题,形成经验、概括教训,透视本质、发现规律。计划中目标的制订,绝不能一味简单地照搬总结的成果,重复总结的成果,那是固步自封、无所作为的“井底之蛙”。无论是确凿的事实还是深刻的理论,都雄辩地昭示计划中目标的制订在程度上一般要超越总结的成果。

计划和总结的写作,就是这样互相依托、互为参照的。我们只有在这一对文种的联系、对比中,发现和重视它们互为参照的密切关系,才能更加准确、深入、科学地认识和把握计划和总结的写作,从而写出颇具科学预测性的计划和颇具评估反馈性的总结来。

作者:孙百臣(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制定新年工作计划tips

1.围绕中心工作,找准工作定位。做好个人来年工作计划,一方面要围绕中心工作,按照单位和部门来年的“工程图” 规划自己的任务,安排好添砖加瓦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找准工作的边界,不能越位,把墙砌到地基外肯定是不行的。

2.分析今年得失,锁定来年目标。锁定来年目标,要翻翻旧账回看,哪些工作不到位, 哪些任务没完成;要结合现状向前看, 哪些不足仍存在, 哪些优势要保持。

3.梳理工作内容,量化工作任务。为了保证来年计划制订稳妥扎实,要逐项梳理自己的工作内容,认真分析自己的工作分哪几块,每一块中又有哪些组成要素。

4.把控工作步骤,设定时间节点。可以制作一个计划进度表,将大的任务细化为多个小节点,明确每一个节点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便于有条不紊地安排进度, 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

5.善用现有条件,拟定具体措施。制订来年工作计划要根据主客观条件,提出具体办法,采取必要的措施与策略,统筹安排。

6.预想突发情况,设定补充方案。要未雨绸缪,留有一定空间, 尽可能预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障碍、困难,并估计其对目标计划可能造成的影响,预设出现“意外”的防范手段和补救办法,以免出现问题时工作陷入被动。

(摘自《秘书工作》2015 年第 12 期《怎样制定个人来年工作计划》)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