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官职轨迹,欧阳修最大的官职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11 17:38:15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宋代官制再麻烦,看的多了,就懂了,通过欧阳修的官职历程,再看宋代官制。

1.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中进士,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将仕郎是散官阶,仅用来确定官员服饰的颜色,不用过多研究,将仕郎是文散官阶二十九阶之末阶,从九品下,服青衣。秘书省校书郎是本官(也称寄禄官阶),用来确定官品及俸禄,正九品。西京留守推官就是差遣了。

2.景佑元年(1034年)六月,前西京留守推官欧阳修为镇南节度掌*、馆阁校勘,枢密使王曙所荐也。

这里镇南节度掌*是以差遣为本官,属于升官;馆阁校勘是职名,仅宋初有职事,也就是馆阁校勘既是欧阳修的职,也是新的差遣,这个差遣不简单,由京官充任,此时,欧阳修已经已经完成选人向京官的跨越。

欧阳修官职轨迹,欧阳修最大的官职(1)

欧阳修塑像

3.景佑三年(1036年)五月,贬镇南节度掌*、馆阁校勘欧阳修为夷陵县令。

贬官。欧阳修跟着范仲淹搞改革,受到政敌打击,被贬为县令。从后文可以看到,这次贬官连带着他的职一块给撸了,没有了职。

4.景佑四年(1037年)十二月,夷陵县令欧阳修为光化县令。

这里只是差遣变更。

5.宝元二年(1039年)六月,乾德县令欧阳修为镇南掌*、权武成军判官。

欧阳修的差遣之前已经又从光化县令改为了乾德县令,三年时间,官复镇南掌*(镇南军节度掌*简称);又有了新的差遣,武成军判官。

6.康定元年(1040年)五月,复权武成军节度判官欧阳修为馆阁校勘。

更改了差遣,也恢复了职,虽然是所有职中最低等级,但有了职,这代表的是一种认可。

7.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太子中允欧阳修为集贤校理。

1040年5月至1041年12月间,欧阳修又偷偷摸摸的升了官,本官升至太子中允。现在,职也升了,由馆阁校勘升为集贤校理。

8.庆历三年(1043年)三月,太子中允、集贤校理欧阳修为太常丞,知谏院;八月,欧阳修为详定官;十一月,同修起居注欧阳修;十二月,太常丞、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欧阳修为右正言、知制诰。

三月,本官先由太子中允升太常丞,再升右正言。差遣由知谏院加兼详定官,再改兼同修起居注,再改知制诰。现在的主要官职是右正言、知制诰。

9.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右正言、知制诰欧阳修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按察使。

职由集贤校理升龙图阁直学士,差遣由知制诰改为河北都转运按察使。

10.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降河北都转运按察使、龙图阁直学士、右正言欧阳修为知制诰、知滁州。

范仲淹新政失败,欧阳修上书分辨,遭贬官。这里容易混淆,知制诰是差遣,知州也是差遣,但是不可能在外地干朝中的工作,在这里,欧阳修的实际差遣是知滁州,知制诰是一个贴职,不干具体工作。

11.皇祐元年(1049年),回京,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

欧阳修又起来了。回京任职。

12.至和元年(1054年)七月,龙图阁直学士、吏部郎中欧阳修知同州;九月,故事,翰林学士六员,时杨察、赵燍、杨伟、胡宿、欧阳修并为学士。

欧阳修回京后这几年,本官升至吏部郎中。但在这一年,欧阳修遭人诬陷被贬出京,差遣改为知同州,不过还未出京,又被留下来,当了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是欧阳修的职事官,前面不是说北宋前期官员主要看本官(官、正官)、职(职名)、差遣吗,这里的职事官又是什么?职事官本应该是本官和差遣的联合体,比如兵部尚书欧阳修判太原府,兵部尚书本是职事官,但因为北宋前期,任命为兵部尚书的人实际上不管兵部的事情,而是去当了太原府的知府,将职事官中差遣的部分分离出去了;兵部尚书只用来确定欧阳修的官品和俸禄,习惯称兵部尚书为本官(或寄禄官),这就是官与差遣分离的现象。

具体到翰林学士,既可以是本官,也可以是差遣。就是翰林学士官与差遣没有完全分离,即现在欧阳修的本官是翰林学士,差遣也是翰林学士。

13.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翰林学士欧阳修为翰林侍读学士、知蔡州;七月,时富弼初入相,欧阳修复为翰林学士;八月,翰林学士、吏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欧阳修为契丹国母生辰使;癸丑,改命欧阳修、向传范为贺契丹登宝位使;十月,翰林学士、刊修唐书欧阳修……

这一年,欧阳修的差遣更换的比较频繁,先是兼侍读学士、知蔡州,复翰林学士,改史馆修撰,再改契丹国母生辰使,还没走到契丹,辽国皇帝驾崩,新帝继位,差遣改为贺契丹登宝位使,回朝后,再改刊修唐书。

14.嘉佑二年(1057年)春正月癸未,翰林学士欧阳修权知贡举。

这一年值得铭记。欧阳修负责礼部省试,这一年,他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三人。

欧阳修官职轨迹,欧阳修最大的官职(2)

《宋代官制词典》附图

15.嘉佑三年(1058年)三月辛未朔,翰林学士欧阳修兼侍读学士;六月,翰林学士欧阳修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侍读学士是兼的差遣,三个月后,差遣改为权知开封府。此时欧阳修的官职是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16.嘉佑四年(1059年)九月,史馆修撰欧阳修……

差遣改为史馆修撰。

17.嘉佑五年(1060年)八月,牧使欧阳修;九月丁亥朔,翰林学士欧阳修兼侍读学士;十一月,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知制诰、史馆修撰欧阳修为枢密副使。

差遣担任过牧使,牧使是不是群牧使有待考证,没找到这个官职是干什么的。十一月,差遣改为枢密副使。

19.嘉佑六年(1061年),参知政事孙抃,枢密副使欧阳修、赵燍、包拯并进官一等,仍改修参知政事。

欧阳修进官一等,差遣改为更重要的参知政事,这也是他一生职权最重的差遣。

20.嘉佑七年(1062年)二月,参知政事欧阳修提举三馆、秘阁写校书籍。

三馆秘阁指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总称,提举三馆秘阁写校书籍是一个兼的差遣。

21.嘉佑八年(1063年)四月,参知政事欧阳修加户部侍郎。

这是本官升了,由礼部侍郎升户部侍郎。记住吏、户、礼、兵、刑、工就行。

欧阳修官职轨迹,欧阳修最大的官职(3)

《宋代官制词典》附图

22.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参知政事欧阳修、赵燍为吏部侍郎。

本官又升,由户部侍郎升吏部侍郎。

23.治平四年(1067年)三月,尚书左丞、参知政事欧阳修为观文殿学士。

在此之前,欧阳修的本官已经升至尚书左丞,再升就是尚书了。此次,职由枢密直学士升观文殿学士。这里没体现差遣,但是职改为殿学士,很有可能就是不干副相,出外任职了。

24.熙宁三年(1070年)四月,知青州、观文殿学士、兵部尚书欧阳修为宣徽南院使、判太原府。秋七月辛卯,诏新判太原府欧阳修罢宣徽南院使,复为观文殿学士、知蔡州。先是,修病,辞宣徽使至五六,因论青苗法,又移书责王安石,安石不答而奏从其请。修辞太原,移书责王安石,安石不答而奏从其请。

刚说完,这里可以看出来,1070年4月前,欧阳修已经升为兵部尚书了,并且差遣是知青州。四月,加官宣徽南院使,差遣改为判太原府;欧阳修不接受宣徽南院使的加官,并上书要辞去太原府的差遣,王安石同意,于是,差遣改为知蔡州。

25.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观文殿学士、兵部尚书、知蔡州欧阳修为太子少师、观文殿学士致仕。八月,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欧阳修卒。赠太子太师。

欧阳修退休的时候,就没有差遣了,也就是不用干活了,拿着太子少师的工资,开始享受退休待遇。八月去世,本官再升三阶,赠太子太师。

本文由历史路上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