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在T < 400°C的分解过程中,两种化合物也检测到大量甲酸(HCOOH)的形成。在合成LDH的过程中没有使用这种酸,所以它必须在热分析过程中通过CO2和水的反应形成,可能是由LDH结构本身催化的,按照式4的反应。
在高于900℃的温度下,第四步会导致额外的质量损失,产生一些设备无法显示的东西,可能是一些氯化盐在该温度下挥发。最后一步在MFC-mem中比在MFC-1中更大,导致两种样品的最终总质量损失为32%。
在整个热分析过程中,两种LDHs均未发现任何氯化化合物,仅发现CO2、水和甲酸。氯的存在必须在最后的质量步骤中进行研究,而GC-MS无法检测到可能挥发性盐的演变。这可能与MFC-mem最后质量损失的较高阶跃相一致。
«——【·结论·】——»
结果表明,直接共沉淀法和记忆效应重整法都不适合得到纯氯化LDH。基于记忆效应的合成方法似乎比简单的共沉淀法性能更好,但只导致所需化合物的低百分比。
可能纯MFC只能在非常受控的条件下合成,例如在“手套箱”中,这使得该方法更加费力和昂贵。DTA/TG期间的GC-MS分析使我们能够声明Mg-Fe LDH可能是在低温(氧化物尚未形成时)形成甲酸(HCOOH)的潜在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应用》
2.《欧洲和其他地方对水生环境的铬排放法规》
3.《水滑石型阴离子粘土的制备、性能和应用》
4.《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铬(ⅵ)的吸附热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