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修养》中的一些好句:
1.“冷静、沉着、稳重、刚毅,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品质的重要性,如冷静、沉着、稳重和刚毅。同时,它提倡一种以超脱世俗的精神去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事务的态度。此外,它也强调了理性和意志的重要性,但并未忽视情感和想象的价值。
2.“极简单的往往是正途大道,因为易为人所忽略,也往往最不易实现”
这句话是说很多时候最简单的方法或道理,因为太过直接或显而易见,所以容易被人忽视。同时,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因为人的愚蠢、怯懦和懒惰而难以实现。
3.“国家民族如果没有出路,个人就绝不会有出路”
这句话强调了国家与民族的整体发展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没有好的发展前景,那么个人的出路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4.“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活,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
这句话描述了一种心理现象,即那些意志力薄弱、不能承受挫折的人,往往喜欢找各种借口来逃避自己的责任,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环境而非自己。
5.“环境不足畏,犹如命运不足信”
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无畏的精神,即无论环境如何困难,都不应该感到害怕。同时,它也暗示了命运并非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们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它。
6.““有志者事竟成”的“志”,须包含这三种意义在内:第一要起念头,其次要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抱幼达目的之决心”
这句话详细解释了“有志者事竟成”中的“志”所包含的三个方面:首先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或想法;其次是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和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最后是要有坚定的决心去实现它。
7.“人生幸福起于愿望和能力的平衡”
这句话是说人生的幸福往往来源于愿望和能力的平衡。如果愿望过大而能力不足,就会感到失落和不满;而如果能力过强而愿望过小,又可能会感到无聊和缺乏动力。
8.“意境要经过洗炼,表现意境的词句也要经过推敲,才能脱去渣滓,达到精妙境界”
这句话主要讨论的是文学创作或艺术表现中的技巧。它强调了在创造意境时,需要经过反复的洗炼和推敲,才能去除不必要的部分,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同时,这也暗示了任何形式的创作或表现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打磨和修改。
9.“一般人尽善尽恶的不多见,性格中往往是天理与人欲杂糅,有上帝也有恶魔。我们的生命史常是一部理与欲,上帝与恶魔的斗争史。”
这句话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性,表明大多数人的性格中既包含善良和理智的一面,也包含*和邪恶的一面。这种复杂性使得人的生命历程成为理性和*、善与恶不断斗争的历程。
10.“以“世故”为智慧,视腐浊为人情之常。彷徨犹可决择正路,烦闷犹可力求正路,到了颓唐麻木,就势必至于堕落,无可救药了。”
这句话批评了那些将世故和腐浊视为常态的人。彷徨和烦闷时还有选择正确道路的可能,但一旦陷入颓唐和麻木,就可能无法挽回地走向堕落。
11.“小组织的精神与大群实不相容,因为大群须化除界限,而小组织多立界限;大群的廓然大公,而小组织是结党营私。”
这句话对比了小组织和大群体的精神特质。大群体倾向于消除界限和追求公共利益,而小组织则可能设立界限和追求私利。
12.“利他主义是彻底的利己主义。”
这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通过帮助他人,最终也能实现自己的利益。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利他行为都出于利己动机,但它强调了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
13.“恻隐之心是人类文化的泉源。”
这句话强调了同情心或恻隐之心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它可能是道德、艺术和宗教等文化形式的基础。
14.“人生来有向上心,无论在学识、才能、道德或社会地位方面,总想达到甚至超过流行于所属社会的最高标准。”
这句话描述了人类天生的进取心,人们总是希望在各个方面超越自己所属社会的标准。
15.“一个人不能无“我”,无“我”便是无主见,无人格。一个人也不能执“我”,执“我”便是持成见,逞意气。”
这句话讨论了个人自我意识的平衡问题。一个人需要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来保持主见和人格,但过度的自我意识可能导致固执和意气用事。
16.“学问是任何人对于任何事理,由不知求知,由不能求能的一套功夫。”
这句话定义了学问的本质,即它是一个不断从无知到有知、从不能到能的过程,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达成。
《谈修养》作者是朱光潜。作者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著作,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