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结构与变动分析,资产结构分析的内容包括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2-01 09:30:40

外汇流入逐步放缓背景下,商业银行持有国外资产占比“先降后稳”,带动在央行存款占比“先升后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国际收支开始出现“双顺差”。2005年7月,我国启动了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在持续性的外汇流入影响下,人民币汇率随即进入升值周期,商业银行面临客户结汇需求持续上升,带来了较大的汇兑损失压力。为此,在结汇完成后,商业银行大都选择将持有外汇资产在市场卖出(人民银行购进),其结果是商业银行资产端美元资产不断转换为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储备资产)。2013年以来,随着外汇流入逐步放缓,特别是在2015年“8·11”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明显,商业银行持有外汇资产占比开始逐步趋稳,大体维持在2%左右。

资产结构与变动分析,资产结构分析的内容包括(5)

商业银行持有国外资产变动对其在央行存款产生直接影响(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主要来自人民银行的债权投放、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资产互换等。在外汇大量流入时,商业银行为规避汇兑损失将所持有美元卖出,人民银行成为外汇市场最大的买方,商业银行资产端外汇资产开始不断转化为在央行的存款,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占总资产比重在2007年、2011年一度超过14%(图2)。但准备金存款对银行来说属低收益资产(超额准备金存款收益率长期为0.72%,2020年4月调整为0.35%),在大量持有准备金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提高收益率,不断投放贷款获取更高的利息收入,从而带动广义货币(M2)增速持续走高,这是2007年、2011年前后我国先后两次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原因〔2007年、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一度突破8%、6%〕。但2013年以来,随着外汇流入放缓,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占总资产比重出现持续下降。加之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人民银行先后降准15次,释放流动性超过11万亿元,这也进一步带动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占比下行,2022年以来,该科目占比基本维持在6%左右.....

付费¥5

文章来源丨《清华金融评论》2023年11月刊总第120期

本文编辑丨孙世选

责编丨丁开艳

校对丨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

资产结构与变动分析,资产结构分析的内容包括(6)

资产结构与变动分析,资产结构分析的内容包括(7)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