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3 搜索词解读示例
通过上面的解读,我们得出以下问题或增长点。
- 专有名词搜索不识别。有一些行业专有名词,搜索引擎不识别,就不能找出对应的结果,只能找出文本识别的结果,比如搜索“老酒”,就会展示“泸州老窖酒”等商品,所以点击率低。
- 品牌词。对于品牌词,一般搜索结果没有太大问题。但是,用户搜索品牌词时,如果给用户更权威、更专业的内容,比如品牌的官网、旗舰店等,用户体验岂不是更好?比如用户搜索“泸州老窖”这样的品牌词,直接给用户泸州老窖的官网,让用户看到权威、专业、全面的信息。图2-9为QQ浏览器的搜索sug页的处理方式。
- 对于搜索客服电话的词,可以直接把客服电话显示在页面内,用户不用跳转到搜索结果页内的链接就能看到,从而减少用户操作,体验也会更好。图2-10所示为百度的处理方式。
- 汇总问题,给出解决建议和优先级。问题汇总一般类似于表2-4这样。
▲图2-9 品牌词在QQ浏览器的搜索sug页结果
▲图2-10 电话类的词在百度的搜索结果页
表 2-4 问题汇总表
就这样,通过枚举法,产品经理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产品现有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和优先级。
在枚举的时候,一条一条地看固然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但是当面临大量的数据时,这种办法效率太低了。要想快速抓住重点,还需要借助两种思维:排序思维和抽样思维。
1. 排序思维
排序指把某个指标降序排列和升序排列,然后按上述的枚举方式进行分析。排序的目的是确认关注范围。产品经理面对大量数据时,需要先确定关注哪一部分数据能带来最大收益。例如,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排序和分析。
- 将PV降序排,看占PV总量90%的搜索词有多少个,重点关注这几个词,调用所有资源优化它们。
- 或者按点击量降序排,看90%的点击量发生在哪几个搜索词上,调用所有资源优化它们。
- 会员和商品的数据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看。笔者之前做过很多类目的淘宝店代运营,虽然那些店铺一年能有上亿元的销售额,但实际上有销售量(日订单量大于100)的商品很可能就两三个。
案例(来自客户陈述):我们虽然买了很多关键词,但是只有两个关键词能带来流量。所以只要把这两个主要的关键词优化好,就能够把花在数据上的钱挣回来。我们把这几个词就当宝贝一样,对其进行各种测试、各种优化。
在实际使用中,只排序一次得到的结论都不全面,为了得到更全面的信息,产品经理一般会使用多次排序,并且对多个指标进行排序。
对一次完整的搜索进行每周的点击率分析,如下。
1)按PV降序排,筛选出高频词,即PV大的搜索词。高频词能贡献绝大部分最优结果和最高点击率。
- 按PV上升量降序排。筛选出飙升词,飙升词是高频词里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往往代表的是新的用户需求或者新的市场变化。
- 按点击率升序排。这样可以看到高频词中点击率较低的词,优化它们能带来较快的提升。
2)按PV升序排,筛选出低频词。2%的搜索词占了98%的PV,剩下98%的词可以归为低频词。低频词是最能衡量搜索引擎好坏的,因为量大代表用户多。低频词包括大部分长尾词、同义词、问答词、未召回词、无结果词、没有点击的词和没有成交的词,badcase基本上都是从这里产生的。
低频词的召回是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算法很难取舍,因为这些都是长尾需求,并没有足够多的用户行为可以学习,如何给予相应的匹配,需要非常深入的学习和分析。
2. 随机抽样
枚举的方式可以快速看到问题,但是不能保证问题的典型性;加入排序思维后,可以划定范围,但是可能会造成偏差,因为不代表全部用户行为。那么,怎样既能看到全部的用户行为又能保证问题的典型性呢?答案就是随机抽样。
可以对所有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样,也可以分层抽样,即先对整体数据分层,然后针对每层抽样。
随机抽样比较简单,常用的场景有以下几种。
- 产品经理日常工作。
- 每周至少要看一次随机抽样的数据,以对产品用户行为有所了解。
- 日常上线前后都会看,以了解新策略对用户的影响。
- 项目可行性判断。要想知道一个项目是否可行,可以先抽样看一下。笔者有段时间频繁接触各个媒体的数据,评估媒体质量,主要就是用的抽样的办法。媒体会给我们一部分真实数据,我们抽样出来后,就开始做评估,包括是否有商业价值、需要的技术难度等。举这个例子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抽样这个简单的办法有时候是直接影响战略决策的。
- 需要了解全貌的任何需求。比如在项目功能上线后,需要整体了解用户,以便制定推广方案等,这个时候就可以抽样。
本节讲了枚举法及枚举法需要使用的思维,用的是搜索的案例,那么是不是只有策略产品经理才需要这种思维呢?当然不是。枚举法是所有产品经理的基本功。
举例来说,如果你每天抽出100个用户来看他们的行为,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对用户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你会看到用户经常在哪些页面徘徊,你也能够推测出这些用户的年龄和职业。
枚举法会潜移默化地提升产品经理对用户的了解。我们每多看一次枚举的数据,就会多一些对用户行为的理解。
产品经理经常面对突发情况,或者是领导的询问,或者是大小事情的决策。比如项目存在一个小问题,是上线还是回退;忽然发现原方案会导致性能问题,要临时换一种解决方案;开发和测试人员都建议采用其他方案;领导忽然问你要不要跟进竞品的新变动。
在这些情况下,产品经理几乎都是要立刻给出结论的,没有时间做细致全面的分析,既来不及做分析报告,也来不及找出详细数据来查看,那么产品经理可以依靠什么呢?依靠的正是你对用户的了解。
因此我们每天都要从各种角度看数据,这样才能有深入的洞察,知道每一种问题的影响范围,才能处理各种情况。
以上四种就是我们常用的数据分析思路,是不是很简单?实际业务情况一般都很复杂,没有一种数据分析思路是通用的,需要结合使用多种思路。
关于作者:杨楠楠,数据产品经理,擅长数据分析,为多家世界500强公司提供数据分析服务,能在数据、产品、运营、市场等多个方面发挥数据价值。擅长策略产品,在广告、电商等领域有较多经验,为多家厂商提供流量变现服务。维护有数据产品经理的知乎专栏和社群,本书的合作者全部来自专栏的粉丝。
李凯东,某视频媒体的大数据负责人,前京东数据中台应用数据平台部负责人、京东商城算法专家委员会核心委员,阿里天池数据科学家。京东研发最高成就奖项“杰出成就奖”获得者。
陈新涛,58转转前数据总监、美团外卖首任数据负责人,拥有多年数据产品及分析经验,擅长带领团队搭建企业级数据中台,以及结合企业战略分析数据并提供增长策略。
本文摘编自《数据产品经理:实战进阶》,经出版方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