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为什么值得看,儒林外史真实评价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5-11 14:22:57

利益驱动的具体体制会因时代和场域而异,但是显现出来的人性却是相通的,甚至相同的,因此,只要对科举下的人性解剖得深刻,仍然可以对其他时代起到镜鉴作用。我们在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时候,总是把一切不好的现象都归罪于旧制度所致,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或者把负面现象总说成是旧思想,比如说时封建思想文化的残余和影响,现在我们应当往深里面探究探究。

熟悉文化的同志都知道,文化从表层面到深层面,由表及里依次为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八股科举制度就属于制度文化层面,相对而言,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政治文化变化比较快,而精神文化更深入更持久,深入到人的心灵的深处,深入到人性的精微微妙之处。在文化的三层面中,《儒林外史》不经意于器物文化层,不停留于制度文化层,而是着意于精神文化层,这就深入到人心人性的深层,从而超越制度层面,超越时空,给人良多的启迪,这是伟大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儒林外史》就是这样。

你看范进,中举前连他的至亲岳父胡屠户都在精神上对他拳打脚踢,胡屠户不是特别坏的人,他是代表了势利的世风,就是嫌贫爱富、欺弱媚贵,这难道是科举制度带来的吗?

请看《史记》卷六十九就记载战国时候著名的谋士苏秦,开头他到处游说好几年不被接受,大困而归,受尽家里人包括他的嫂子的轻贱和嘲笑,后来他的“六国合纵”对付秦国的这种谋略被六国采纳了,苏秦“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他家里的亲属俯伏不敢仰视,苏秦就笑问他嫂子:“何前倨而后恭也?”他嫂子匍匐在地,趴在地上,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为什么前倨后恭啊?现在位高金多!这倒是大实话,位高金多,一个权,一个钱,就这两个一体,成为世俗社会衡量人的唯一标准,这就是势利。苏秦那个时候哪有科举制度啊?

这种现象不独中国有,世界文学中也不少,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科夫的《变色龙》,写一条狗咬伤了一个工匠,巡官奥楚蔑洛夫到现场来处理,事实很清楚啊,怎么处理呢?这个警官听说狗的主人不是将军,他就要责罚狗,要赔偿工匠,后来一听说狗的主人是将军,他马上就恭维这个狗,责备工匠。狗还是那条狗,事实还是那个事实,但随着他耳闻的狗主人地位的高低的变化,他的脸谱不断地变化,前倨后恭,前恭后倨,180度的大转弯顷刻之间就表演了数次,翻来覆去,不顾自己打自己嘴巴,活现出媚上欺下的势利嘴脸,他的势利该怪不到中国的科举制度吧?

这是世界上很长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体制机制孵化出来的畸形儿,如果放任它恶性发展,社会就会患癌。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有识之士都会想办法来调控,尽管无法完全奏效,但总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调节的作用。

2.《儒林外史》符合历史的进步要求

儒林外史为什么值得看,儒林外史真实评价(5)

回到《儒林外史》,乾隆前期,清廷定鼎经历了百年了,物质繁荣有长足的发展,精神危机却愈显突出,治弊疗衰出路何在呢?吴敬梓深切感受到与个体的修身同时,必须在全社会提振精神、重建文明,怎样建设文化文明呢?儒家把礼乐文明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治理卓越,礼乐意义包罗很广大,不仅有外在方面的一整套秩序规范,并且逐渐地演化为特定的法规、制度,而且发展了跟内在心性情感的联系,并且越来越强调内在精神是外在秩序的基础,强调通过陶冶情操、调节情感变原始性的生命为道德性的生命,达到人际和天人的和谐。

《儒林外史》里面虞博士形象就是这方面的表现,我在本书前言里已有阐述(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儒林外史》“书中第一人”:腐败社会的一面照妖镜)。这里再介绍一位“真儒”,制礼作乐是儒士的本分,迟衡山体现了儒士的这种原始的基本性能,是原本意义上的真儒,当正统儒家的理想已被假儒高翰林认为只能当作修辞文章的“词藻”,不能当真。在这种时候迟衡山仍然迂执地以制礼作乐为己任,他标举的“礼乐兵农”是后儒们强化农业文明的模式,成为《儒林外史》中真儒的政治理想。在以农为本的时代,富国之路主要是发展农业,如果说“兵农”讲的是富国强兵,那么“礼乐”就是讲精神文明了。

在礼乐式微之时,迟衡山秉承儒家的正统,继绝学兴礼乐,他决计弘扬泰伯精神。他说,我们这南京古今第一个贤人是吴泰伯,却并不曾有个专祠,我想约一些朋友各捐几何,盖一座泰伯祠,春秋两仲,用古礼古乐来致祭,借此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助一助政教。

泰伯是何许人?泰伯是商末西岐君主古公亶父的长子,这位后来被尊为西周太王的古公亶父还有次子仲雍、三子季历,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泰伯理所当然地是王位的继承人,但泰伯察觉到太王属意于三弟季历的儿子姬昌,便主动跟二弟仲雍一道出走,逃到今天无锡一带的吴地,按当地习俗断发文身,以示不回中原,把王位让给季历,让季历再传给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他自己在吴地传播文明,以此他被历代儒家塑造成“揖让而治天下”的楷模,他是东南礼乐的奠基人,成为推行礼治的偶像,他弃冕旒而奔荆蛮的行径,同时又颇有点像许由逃箕山那样古代高人的风范,这样的高人贤人更符合吴敬梓的理想。以泰伯为推行礼治的一尊偶像,也是其来有自的,从孔子就开始的,历代儒家都是这样,《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突出地表现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礼治德化的思想,习学礼乐、成就人才、俾助政教,这是儒家“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的正宗,也体现了儒家内修圣德、外行王道的总思路。他们认为这是救弊之道,治国良方。

《儒林外史》全书结构的顶点就是泰伯祠大祭,也是全书隆重描绘、隆重推出的思想旗帜,它跟儒家借泰伯推行礼治的传统一脉相承,跟祭礼相呼应。小说不仅描写了虞博士在南京国子监任上“以礼乐化俗”的种种实践,而且写庄绍光、杜少卿都因为“我道不行”而辞征辟,不去京城,只能跟迟衡山等贤人共同筹资建泰伯祠来兴礼乐。在这里,朝廷跟泰伯祠正是遥遥相对的两极,庄绍光和杜少卿都是辞却朝廷,走向泰伯。小说第三十三回末了作者特别点名“一时贤士,同辞爵禄之縻;两省名流,重修礼乐之事”,朝廷只行“爵禄之縻”,不能兴行礼乐,那贤人就不出仕,宁可在野,自行撑持礼乐事业。在这样的对比中,借泰伯祠大典批判现实政教、朝廷功令,提倡制礼作乐、匡正时弊这样的意图是昭然若揭的。

儒林外史为什么值得看,儒林外史真实评价(6)

《儒林外史》里面还写了一个理想人物——王冕,王冕欣赏的那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的荷花,饱含着返归自然的气韵,它不仅表现王冕爱自然,也是王冕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人格的写照。那么普通的景色,表现得那么自然、淡雅,充满了生命的情趣,充满了灵动的情志,荷花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这种意境显示着王冕的人生境界。人在画图中,人与自然交融的画面表达出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人格理想,而且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了。把功名富贵等异己力量所异化的人生拉回到儒家的“自然的人化”和道家的“人的自然化”相融合的状态,保全人的淳真本性,主体独立自足,情操高洁,又自由自在,超越特定社会性的限制,心灵与自然契合,在感性自然中体现生命的真谛。

上述种种,吴敬梓是从传统文化来寻求精神家园,还没有超越他的时代局限。我们还要注意到,他也有在当时属于很前卫的努力,这首先表现在杜少卿,杜少卿已经表现出摆脱封建桎梏、争取精神解放的那种历史要求,这跟当时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我在本书前言里已经有阐述。除了杜少卿之外,小说中还有一批奇人的剪影。

奇女子沈琼枝,她被扬州的盐商宋为富骗娶为妾,她不甘“伏低做小”,携带着宋家的财物逃到南京,靠着卖诗刺绣,独撑门户,自谋生计,什么人言的围攻,官府的迫害,她都夷然不顾。她的出现像一道电光划破夜空,放射出女性自立的思想光芒。

会写字的季遐年、卖火纸筒子的王太、开茶馆的盖宽、裁缝荆元,合称“市井四奇人”,他们身份微贱,被世俗所轻,因而激为狂狷。王太他下围棋被大老官鄙夷轻贱,他偏要*败当时不可一世的“大国手”,把大老官惊得目瞪口呆,他认为这是天下最大的“快活”。季遐年他不修边幅,傲视富人,一个施乡绅叫他写字,他仰着脸大骂,你是何等之人?敢来叫我写字?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

傲岸狂狷实际上是一种变形的反抗性格,他们还以恣情任性为特征,季遐年写字,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你请他写字要看他的高兴,他若是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还有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这些方面与“楔子”里王冕同调,都表现了历史上的“狂”人像徐渭、郑板桥等人的某些特征。裁缝荆元他要做同自己“性情相近”的事,认为裁缝职业并不玷污读书识字,他很以自己的职业自得,他说我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受地不管,倒不快活?

这种生活情趣具有反对封建束缚、反对权钱异化、要求个性自由发展的这种积极因素。杜少卿以及“市井四奇人”还有女奇人沈琼枝这个形象,这些人形象都是《儒林外史》奏出的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前进的音符,吴敬梓是寄希望于这些既有文化又能自食其力、不依赖权势而保持独立人格的“奇人”,在当时很稀奇,但却符合历史的进步要求,这是《儒林外史》很具有现代性的一个方面。

儒林外史为什么值得看,儒林外史真实评价(7)

李汉秋先生在视频最后说道:“岳麓书社推出的《儒林外史》(名家演播阅读无障碍版),邀请中央戏剧学院徐平先生演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郭英德教授讲解,用二维码形式呈现,为读者增加了听名著、讲名著新的阅读形式,这对推广普及《儒林外史》非常有意义,我很赞同这种方式,让我们大家一起再更广泛地来欣赏《儒林外史》吧!”

儒林外史为什么值得看,儒林外史真实评价(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