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这华胥氏“履大人迹于雷泽”,不就是生活在雨水烦多、湖海遍地的时代吗?
我们再分析这华胥氏之“华”,就是花草放出的光华。
它是华胥氏的图腾,标志着华胥氏在渔猎时代崇尚“花木”,实际上就是在了解动植物的习性 ,从而开发农业生产。
而华胥氏之“胥”,据《说文》曰:“胥,蟹醢也。”
就是华胥氏把一时吃不完的螃蟹做成蟹酱。
所以,我们的祖先们,是经历过了一个渔猎时代的。
这也就使得古人们,将大面积的水体,称为“海”。
而从这“江”、“河”、“湖”、“海”几个字的来源与本义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
首先是华胥氏“履大人迹于雷泽”,就是生活在渔猎时代。
然后,华胥氏“生庖牺于成纪”,就是华胥氏在今天的甘肃天水秦安县一带,转变成庖牺氏。
而庖牺氏是“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也就是说,他们是以放牧为主,过的是游牧生活。这样,他们当然就是早已离开甘肃成纪,生活在广大的北方草原上了。
而他们后来又从草原回到中原,发现中原地区和草原上一样的水体,这就出现了“湖”的名字。
他们最初回到中原,在中原并没有扎住脚,而是被赶到南方,成为南方的统治者。这就有了“江”的名字。
而他们最终还是回到了中原,与中原地区的原居民们相互融合,和睦共处,这就有了“河”的名字。
当然,这些“江”、“河”、“湖”、“海”的名字,只是一种主观设定,不一定就是客观事实。
比如,在南方,有江西仙人洞遗址,湖南玉蟾岩遗址,浙江双湖桥遗址,都显示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沃土,而且源源不断。
怎么轮得上一时的外来殖民,就将其全盘否定呢?
这不过是一个高调与低调的问题。
而高调容易打脸,做人还是低调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