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一句诗,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一首诗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6-24 12:43:09

四川三台县风光

这一年冬天冬,李商隐被派往西川执行公务,临行前在饯别的宴席上,李商隐就创写了一首有名的诗歌《杜工部蜀中离席》,原诗如下: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怎样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一句诗,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一首诗(5)

乍一看题目,或许我们会感到茫然,试题中的“杜工部”指的是大诗人杜甫,李商隐生活的时代距离杜甫生活的时代已过去了八十多年,为何李商隐在临行饯别的宴席上,要提到杜甫呢?

原来李商隐写此诗时,他正在东川担任,节度使柳仲郢对他很照顾,让他暂时从妻子离世的哀痛中走了出来,但此时东川的蓬州、果州两地不安稳,地方上不断有摩擦发生,朝廷派军队平定边事。

连年来唐王朝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边事当中,李商隐身在东川,他目睹了当时的情境,对边事也是深有体会。

怎样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一句诗,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一首诗(6)

杜甫

这一情形与杜甫当年在成都时的情形是何等的相似。当年杜甫流寓成都时,曾得到朋友、也是时任剑南节度使严武的照顾,暂时摆脱了生活的困境,后来严武到长安任职,杜甫送别好友严武返回长安,还写下了有名的送别诗《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可是好景不长,之后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宣布自己担任节度使,一度发生战乱。而当时给唐王朝造成重创的安史之乱也未平息,杜甫的处境真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

多年后,当又一位诗人李商隐来到四川,他的耳闻目睹加上对国事的关心与担忧,他更加能体会到当年杜甫的心情和境遇了

所以李商隐在宴席上这首诗,它不仅风格上模拟杜甫,而且诗歌也以杜甫的口吻徐徐道来,就好像是李商隐代替杜甫所作一样,所以题作《杜工部蜀中离席》。

怎样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一句诗,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一首诗(7)

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李商隐的这首诗就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首联“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第一句道出了人生离别的常态,具有广泛的时代性。第二句是诗人对所处境遇的特写。在具有广泛时代性的背景中将离别写出来,以环境渲染此次离别的伤感,两相对照,更见离别时的伤感

这里除了深重的伤感和叹谓之外,还包含着这样的意思:既然离别是人生的常态,既然离别在所难免,那就不要有太多的伤感,以旷达的心态对待眼前的离别,这又何尝不好呢?

但诗人紧接着将笔锋一转,又说到了这离别是令人痛惜的。因为在这岁月不宁的的时候,即使短暂的分离,也是前途未卜,未知的事情也是难以预料的,这也就不能不令诗人产生离别的感伤了

怎样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一句诗,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一首诗(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