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用的化学原子质量分数表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6-24 17:38:40

导读

与整个原子相比,原子核体积非常小。

初中常用的化学原子质量分数表,(1)

初中常用的化学原子质量分数表,(2)

【小知识--人为设置的“单位”】国际标准单位千克: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1889年起,国际单位制将千克的大小定义为跟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相等。千克原器由一种铂合金制成,这种合金含90%铂及10%铱(按质量比);然后把这种合金用机器造成39.17mm的直立圆柱体(高度=直径),这样做可以把表面积减至最低。到了1992年,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经与其他“千克”原器相比,国际千克原器变化了约50微克,相当于一个直径0.4毫米的小沙粒。

在2009年10月21日召开的第2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国际单位委员会决定淘汰千克原器,用基于普朗克常数h的数值来代替“千克”。(2007年,普拉特采用瓦特天平法测量出了迄今最精确的一个普朗克常数数值:6.62606891×10^34Js,误差相对不确定度为36/109。)

1

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质量

我们可以发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太小,粗略计算中可以忽略不计。

初中常用的化学原子质量分数表,(3)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个氢原子质量约为1.67×10^-27 kg,一个氧原子质量约为2.657×10^-26kg,书写使用都不方便.

所以国际上用相对质量来进行基本计算: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约1.67×10^-27kg),其他原子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简称原子量,符号为Ar,单位为1,不写.

为什么用“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呢(1.67×10^-27kg)?

1959年,在慕尼黑召开的国际纯粹暨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简称IUPAP)上,德国J.H.马陶赫建议C=12.0000作为原子量基准,并提交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考虑,后者于1960年接受这一建议。1961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上,正式通过这一新基准。1979年,由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提出原子量的定义,用它作为标准之后,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接近整数,便于记忆与使用。

2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过程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个氢原子质量约为1.67×10^-27kg,一个氧原子质量约为2.657×10^-26kg,书写使用都不方便,所以国际上用相对质量来进行基本计算: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约1.67×10^-27kg),其他原子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简称原子量,符号为Ar,单位为1,不写。

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推导过程:

初中常用的化学原子质量分数表,(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