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赤交角变化与五带关系视频讲解,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及图像演示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7-30 13:21:12

非专业出身的小伙伴,尤其是没有方向感的小姐姐们估计从来都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过。作为一名地质专业出身的人,我非常愿意把我知道的一些知识普及给大家。听好啦,上帝视角开始划重点了(哈哈,开玩笑了)。

首先,地球自转轴可认为是南北极所在轴,而公转轴并非该轴。其间存在一个夹角,即是黄道和赤道的夹角,即黄赤交角(见图)。黄赤夹角一般认为是23°28′,其实它并非是一直不变的,只是黄赤交角一直在22°00′到24°30′做周期变化,而周期约为4.1×10^4年。上次黄赤交角最小值约距今2.8万年,所以现今的夹角正在渐渐远离23°28′,走向24°30′。

此夹角的存在,在地球表面最直接的一种体现就是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就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范围,直射点的变动直接导致了春夏秋冬的产生,比如北半球的夏季就是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的时候。另一种体现就是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而极圈的度数是回归线度数(黄赤夹角)的余角。黄赤夹角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大小,黄赤交角变大后,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大,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更短、夜更长,昼夜长短的差值也更大。

另一个直接的影响是对地球五带的产生。热带是指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寒带是指地球上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温带是指没有太阳直射及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即: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划分界线。因此黄赤交角扩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也将减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综上,四季、五带、极昼极夜等现象均是自转和公转的轴不一致造就的。小伙伴们清楚了吗?

黄赤交角变化与五带关系视频讲解,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及图像演示(1)

自转和公转示意图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