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我还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还在规划着等忙完了再好好陪他,把这个“情感赤字”填补上的时候,他爆发了,还顺带把我也引爆了——BANG!
原来,我也累了。
4
那天晚上,(爆发后的)我和年糕,终于坐下来好好聊了一次。
我对他说:“你刚才很生气,对吗?我好像能理解你当时怎么那么反抗激烈,因为你从来都没有这样被对待过,是吗?”
年糕点点头。
我又问他:“我们给你洗澡,给你穿衣服,你都说不要。其实你只想说不要,你都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是不是?”
年糕一下子笑了,大概他也觉得自己当时很傻:明明冷的要死,为什么就是不要不要不要呢?
我也已经理解了他的感受:把他的裤子脱下来、丢进澡盆,对我来说这只是洗澡的一个步骤;但对当时的他来说,却是一种用力量压迫的极大羞辱。
小孩脆弱的自尊心,这个时候差不多被粉碎式的摧毁了。
其实,我不是也一样吗?我总是一遍又一遍给妈妈们安利游戏育儿,告诉大家让孩子乖乖洗澡刷牙有100种方法,可是那个当下,我也陷入“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你为什么不能去洗澡”的黑洞,也许,我也只是想用这种方法,来说“不要”吧。
不要永远温和,耐心有用完的时候,生活里总有撕扯,承认我也hold不住了,不行吗?
5
我和年糕谈了很多很多。
“你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对你总是很有耐心,现在是不是觉得妈妈有点没耐心了?”
年糕想了想,表示同意。
我告诉他:“因为你长大了、变强大了,妈妈觉得你不像小时候那么脆弱了,就会有点偷懒;妈妈呢,有时候是会心情不好的,而你现在也有了你的情绪,当你的情绪和跟我情绪撞到一起的时候,我的情绪也会被激发。”
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又给他讲了自己内心的脆弱,讲我的工作、我每天在公司里忙的那些事、讲我遇到的困难……讲着讲着,眼泪就控制不住了。
那个时候我发现,其实承认自己的失败并不可怕。
听完我讲这些,年糕说:“妈妈,我抱抱你。”
我又哭了,这次是暖哭的。
长久以来,我们家几乎没发生过亲子冲突,或者说,我一直害怕发生冲突:怕它给孩子造成伤害,更怕给伤害到我们的关系。但是这背后,我是把自己的情绪“戒掉了”。
而现在,我的孩子长大了,比起完美,我更渴望得到孩子的理解。
我也很惭愧,孩子总是那么容易原谅、接受我们的错误,可我们总会给自己找借口,一不小心就成了蛮不讲理的大人。
“我们两刚才好像啊!我是大火山,你是小火山。”我跟年糕说。
我们都很幸运,这次火山爆发最后带来的,不是伤害,而是暖洋洋的拥抱。
我很认真地和他保证:“我以前给你讲过一本书叫《手不是用来打人的》,但以后我不会再对你讲这句话了,如果妈妈自己都做不到,又凭什么要求你呢?我要证明给你看,我是可以做到这件事的。”
“我承诺,过年前的这一个月,我绝不打你。就算你不开心打我了,我也不打你。妈妈先做到不打人,再来要求你,好吗?”他很认真的点点头,爬过来更紧地抱了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