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难以替代的是「操作体验」。物理开关可以支持盲操作,给人确定的反馈,适应更多使用场景,这对于静音操作来说十分重要。在支持 Taptic Engine 的设备上,手机还有震动反馈,交互体验更顺畅。
除了苹果之外,一加也一直坚持物理式的三段式开关,这在手机寸土寸金的年代实属难得。罗永浩也曾经在发布会上说,「在手机上去掉一个功能的时候,一定要使获得的功能更多,否则就没有理由去掉。」在坚果手机(锤子手机)上,用来替代静音键的是「定时静音」功能,它能够实现一键静音,并且解决了很多人「忘记关掉静音开关」的问题,如今这个功能也被不少安卓厂商借鉴。
在全面屏趋势下,取消静音键甚至是音量键都有了更充足的理由。华为 Mate30 Pro 采用瀑布屏设计,调节音量的方式是双击侧边呼出音量调节。 侧面采用压感屏,配合线性马达模拟真实按键的触感。 采用双传感器方案,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按压行为,电容传感器用于精确定位,通过按压对应区域可以实现相应功能, 也采用类似的解决方案。
,肯定还会越来越少。现在为了某个功能去增加独立按键,更多成为手机厂商的一种营销手段。索尼手机有单独的相机键,可以快速启动相机,并实现类似相机快门的体验;小米、三星给手机增加了语音助手按键,快速启动小爱同学、Bixby;坚果手机专门为闪念胶囊设置了一个按键,快速记录想法;黑鲨专门给游戏手机设置一个按键,一键进入游戏模式。
其实单论功能实现,这些实体按键都不是必需的,用手势、悬浮球、快捷开关都能替代,重点在于物理按键带来的体验变化。苹果当年取消物理 home 键时也掀起了争议,很多人在实际体验后却给了很高的评价,因为苹果把震动反馈做得十分真实,体验没有打折扣,按键寿命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