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乔利维于1948年完成的《第一小号协奏曲》,在演奏技巧与难度上十分惊艳,相对于他时隔六年后于1954年完成的《第二小号协奏曲》,在伴奏与音乐创作元素表达的方面十分不同。与前作主题式划分的结构不同,《第二小号协奏曲》中乔利维采用了三乐章的创作体裁。
《第二小号协奏曲》虽然在演奏难度与创作思路上与《第一小号协奏曲》一脉相承,不仅包含了《第一小号协奏曲》中所涉及的所有难度技巧,还加入了新的爵士小号的演奏技巧。
但乔利维在他的《第二小号协奏曲》中十分中意于应用弱音器的特殊声响效果,通篇几乎都有弱音器应用的身影,甚至于在小号独奏开始部分就用了弱音器演奏,这明显区别于他对《第一小号协奏曲》的演奏要求。不止这一点,这两首协奏曲最大的不同还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伴奏配器声响的丰富;2.新音乐创作元素的出现。
伴奏配器的音响乔利维的《第一小号协奏曲》与《第二小号协奏曲》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伴奏配器上,这可能与他的学习经历有关,其中也有受埃德加·瓦雷兹影响的原因。与《第一小号协奏曲》的伴奏方式不同,为了丰富伴奏声部的声响效果,乔利维在《第二小号协奏曲》中启用了交响乐队作为伴奏声部的主体,利用弦乐器、管乐器与打击乐的声响效果,甚至在其中还有交响乐队中很少见的萨克斯木管组,这些都赋予了这首小号协奏曲更多的奇妙韵味。
不仅仅如此,乔利维还在伴奏声部中加入了许多新奇的效果音,这种方式在管弦乐配器专业中被称为复合音色。
复合音色是基于混合音色发展而来的,近现代或现代主义作曲家们对于混合音色的认识与运用大大超出了传统概念与定义的限定,将其提升至了复合音色的高度。所谓复合音色,与混合音色在性质上完全不同。
混合音色基于管弦乐队的“原色”,依旧保持管弦乐器各族群的音质;而复合音色则是利用不同族群管弦乐器以非传统发音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合成“非”管弦乐队音色的其它新音色。
乐曲伴奏在第一乐章相对于《第一小号协奏曲》中的引子部分,在开始的两小节就出现了“复合音色”的运用。
打击乐组先是使用小军鼓槌连续轻轻敲击平放的大鼓鼓面,发出一阵悠长的沙沙声,然后先后轻敲爵士鼓镲片与锣,独奏声部于第3小节吹响前两个音后,在第4小节由低音提琴发出了低沉的嗡鸣,这些悠远声响效果使人仿佛置身于原始的印第安部落。第11小节,小号独奏部分完成后由巴松吹响了一高一低两个低沉的声音,与小号独奏部分的余音融合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第15小节开始,萨克斯木管组就加入到了伴奏中,第15-18小节都是先由萨克斯木管组和竖琴奏响了一段旋律,然后引导小号独奏声部进入。接下来的第19-20小节的伴奏部分声响则更为丰富,是由木管组的短笛奏响同样的伴奏旋律,还加入了打击乐组、长号与巴松,并在第21小节引导钢琴进入了伴奏声部中。
短笛是木管组中音域最高的乐器,这短短几个小节由木管组中声音相对低一些的萨克斯组与最高音域的短笛用同样的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的逐渐加快与其他声部的加入,使得伴奏声响效果丰富的同时,也让听众隐约感到了一丝紧张的氛围,之后的乐曲演奏越加激烈密集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明显区别于乔利维在《第一小号协奏曲》中引子部分的伴奏创作方式,在这第二首小号协奏曲里他更加注重现场的音响效果与音乐表现形式了。
第二乐章相对于《第一小号协奏曲》主题V的慢板部分,在前三小节的伴奏则是由竖琴引导,其中还加入了长号非常弱的低音;打击乐组则是更换成了用大鼓锤轻敲平放横置的大鼓鼓面,爵士鼓镲片则是用马林巴槌连续敲击后与锣先后轻敲。
比较有特色的是在开始的这三个小节里还加入了低音提琴的拨弦声效,整体效果与第一乐章开头时仿佛使人置身于原始印第安部落的感觉类似,但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仿佛大战后宁静而平和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