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数加减标准差适合用什么图表,均数加减标准差符号怎么加入word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18 05:35:45

这个“研究故事”如何展现?首先是要确定分析的研究人群,从study flow chart中可以看到初始筛选的人群,然后找到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可能会有不符合或不愿意参加研究的人群,还需要不断筛选,最终入选的人群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4600人。在试验过程中,部分研究人群可能因多种原因中断。研究者最终得到一个分析人群,但是其中有一些专业数据,如RCT研究中的ITT、FSG、PBS、SSG等,观察性研究一般这些要求,仅需把入选/排除标准以及每个步骤的人群明确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病人可能同时符合多条入/排标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采用层次排除法,先按照最重要的标准排除,之后再按照第二个排除标准,逐层级排除,这样人群一般不会出现重叠的情况。

均数加减标准差适合用什么图表,均数加减标准差符号怎么加入word(13)

了解第一步之后,接下来需要用Baseline Table来描述研究人群的具体特征。对于连续性变量,一般用均数±标准差或IQR来描述,对于分类变量,用频数(百分比%)描述即可。对于大样本RCT,一般不提供P值,对于小样本RCT研究则需提供P值,所有的P值均小于0.05,虽然有统计学差异,但在临床上可能无任何差异。在观察性研究中,样本量可能较大,无统计学差异,但需要评价是否存在临床差异,这种情况下通常使用标化差(ASD)来描述,如果大于10%,可能存在临床差异,需要校正混杂因素。

均数加减标准差适合用什么图表,均数加减标准差符号怎么加入word(14)

第三步是效应估计,主要用于回答最核心的问题,即试验组相比对照组的效应如何,一般需要使用一些图表来辅助描述效应变化。在RCT研究中,一般会用到Primary outcome或Secondary outcome等指标,在观察性研究中,可能不会详细区分,但在各自的效应终点都会用列表的方式来列举出来。表格会展示一个Summary式的汇总比较,图则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效应情况。

均数加减标准差适合用什么图表,均数加减标准差符号怎么加入word(15)

第四步是敏感性分析,SPRINT研究中强化降压相对于标准降压能够降低20%的风险,但在不同的人群中差异如何?对于强化降压,临床中最关注的点在于对肾功能代谢异常的影响,由上图可知,在慢性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强化降压也是有效的,但效果相对较差。对于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以及不同血压值等均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以回答这项研究结果是否稳健,在不同的人群中是否存在差异。

均数加减标准差适合用什么图表,均数加减标准差符号怎么加入word(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