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咏怀描写的是什么景色,山村咏怀古诗描述景物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27 15:24:36

有道是:“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北宋初年,西京洛阳的黄金地段上,就居住着这样一位隐者。

北宋熙宁元年,洛阳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地段上,一座拥有30余间房屋的豪宅刚刚建成,正在举办乔迁之喜。

只见迁居于此的男人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面瘦肌黄,身上是粗布麻衣,不见任何富贵之相。

如此大的反差,不禁让人好奇,这府邸的新主人究竟有何玄机。

山村咏怀描写的是什么景色,山村咏怀古诗描述景物(1)

原来,男人并不是这座府邸的出资人,这所宅院的真正买家是当朝一品宰相司马光。

公元1068年,司马光联合20多位达官贵胄共同出资买下了这座豪宅,并且将其无偿送给了这位平民朋友邵雍。

豪宅三十间,屋前是花园,屋后是良田,邵雍欣然接受,并为之取名: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这位看似平平无奇的老翁,为何会得到如此多权贵的青睐,为何会引得如此多朝廷高官、文坛巨擘不求回报地倾囊相助?

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宋第一奇人邵雍的传奇一生。

北宋第一奇人

邵雍年少有志,刻苦读书并立志游历天下。他用脚步丈量人生,跨过黄河、汾河、徒步江淮、汉江平原,考察了宋、郑、齐、鲁等西周分封国,用了很多年来增长见闻。

公元1049年,邵雍来到了洛阳,突然顿悟,感叹“道在此矣”,于是停下脚步,在洛阳城郊盖了草屋,勤于耕种,烧饭劈柴,侍奉双亲。

起初,邵雍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穷学者,日子过得很艰苦。草屋时常漏雨,四面透风,可邵雍却丝毫不以为意,总是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

“象皆可为数,数可转为象,以达乎万物之变”,邵雍的先天象数学理论非常前卫,他并用阳爻和阴爻有规律的变化形式,排列画出六十四种数码方圆模型。

在他看来,万物皆有数。

山村咏怀描写的是什么景色,山村咏怀古诗描述景物(2)

大到宇宙运行,小到个人生死祸福,以及人类社会的兴衰更替。对于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他都给出了属于自己的解释。

他的学术理论震惊了朝野。不久,邵雍的事迹就传到了一些王公贵族的耳中。许多人因好奇前来探访,却最终折服于邵雍的智慧见识。

宋仁宗和宋神宗也曾两度召他入京,可邵雍皆称病婉拒。

有趣的是,邵雍不仅热爱天问数学,还爱在诗词中把玩数字。他的一首数字诗更是流传千古,经久不衰。最简单常见的数字,在邵雍的手中却仿佛生出了新的生命。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历来的数字诗不在少数,可如此大篇幅运用数字的却寥寥无几。

郑板桥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勉强能入选,知名度也很高,但难免落俗,兼顾不到诗意。

邵雍的这首《山村咏怀》可以说这是史上最简单也最经典的一首数字诗,三岁小儿也能张口吟诵。

杨柳花飞、暖阳和风、春意盎然,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诗人不觉已离家两三里地,看到远处有一个烟柳迷蒙的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缕缕炊烟。诗人信步走去,又看到路旁亭台座座,偶一回头才发现,树枝上挂着八九十朵花。

诗人将数字一到十按自然序数排列,再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乡村常见景物交织融合,轻描淡写,寥寥几笔就构成了一幅朴实而朦胧的乡村山水画,令人心驰神往。

山村咏怀描写的是什么景色,山村咏怀古诗描述景物(3)

不愧是北宋著名的易学家,能把数字用得如此新奇有趣。

除了这首诗,邵雍也作过其他数字诗:“前有亿万年,后有亿万世。中间一百年,做得几何事。”

寥寥数字,字字通俗,却能使人醍醐灌顶。人生百年匆匆而过,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何必庸人自扰。

北宋第一奇人,以数学理论闻名,以数字诗流芳百世,以数字解读人生,可谓是活得通透纯粹。

一介布衣只是写书、做学问,就能在朝野上下都有名望,百姓尊敬他,儒者文士推崇他。死后获追赠名号无数,获此殊荣者,几千年来仅此一人。

闲来若能读读邵雍其他诗词,从中感悟先生的大智慧,进而指导人生,岂不快哉!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