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不求甚解作者阐述了哪些观点,不求甚解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2-23 08:16:13

品味议论语言

题型有以下两种:

题型1 语句表达效果赏析

语句表达效果赏析题一般是从修辞用词、论证方法及作用等方面设置,所以在备考时要注意掌握常见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的作用。

【答题格式】先判断句子特点(修辞手法、写法、论证方法等)+(修辞手法、写法、论证方法等)作用(突出、具体有力等)+表达内容(观点)

题型2 议论文语言特点

设问形式1:选文第×段中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设问形式2:选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一般有:严密、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考查最多的是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分析词语的作用、表达效果时可从以上特点进行考虑。

【答题格式】判断(能或不能删去)+词语所起的作用+删去后语言的意思+总结(即删去后的效果,表达不严密,论证缺少说服力)

围绕不求甚解作者阐述了哪些观点,不求甚解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

辨析论证方法

提问方式:

1.某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3.某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考查论证方法作用的分析题,要求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判定→分析构成→结合具体内容来说表达效果。

判断句子或语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首先了解常见的5种论证方法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找语言标志或特征标志词来辨别。如①举例论证,具体事例或人物,一般具有故事性或叙述性;②道理论证,引用含哲理的古诗、名言警句或纯粹地讲道理,进行说理性的叙述;③比喻论证,一般都能找到本体和喻体,将相关联的放在一起,借用常见易懂的事物作喻来达到对论点的论述;④正反对比论证,一般有正面和反面两方面的内容;⑤引用论证,有名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名言来帮助观点的论述。

【答题格式】

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也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科学、更深入。

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围绕不求甚解作者阐述了哪些观点,不求甚解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6)

分析论证思路

题型1 论证思路

1.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分为: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2.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层次须抓住与文章结构有关的符号或关键词句:①标点符号:如问号、分号、引号等往往表明文章的段落层次及其关系;②起到分层作用的词句,如关联词语、顺序词语、时间词语、空间词语和重复使用的某个词语或语段、过渡句等,既是层次转换的标志,又是文章组合的手段。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会有这些很明显的标志,遇到此种情况学生就要通读全文,找出表示作者行文时层次结构的“隐性标志”(指文章层与层之间的意义联系、转换和过渡)。此外,表述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时,注意须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类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做这类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概括层意时,注意运用能显示议论文特征的词语来概括。如“分析”“论证”“证明”“提出”“提示”等。

提问方式:

1.分析某段的论证思路。

2.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答题格式】首先运用了什么论据或提出了什么论点→再用什么论据论证论点→最后再次论证论点(补充论点)或得出什么结论。

题型2 论证结构

做此类题把握考点的关键是:

1.明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为: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此外,常见的结构还有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等。此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和论证思路的把握,答题时应对各段内容之间的关系及串联情况掌握清楚。

2.理清结构,就要分清顺序,逐段概括要点,对段意进行同类合并,仔细体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阅读时要抓住这些具有标志性的语言,更好地进行判断。明确段落顺序不能调换的理由:

(1)照应关系。需调换的段落前或段落后,往往有一句话或一段内容与之呼应,形成照应关系,这种情况下的段落顺序是不能调换的。要注意对全文的整体感知,而不能只限于部分段落的思考。

(2)递进关系。段落之间步步深入,逐层阐述,调换后容易造成逻辑的混乱。这种情况下,段落顺序是不能调换的。

(3)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有些文章论述某一问题时,先论述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再论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最后论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一环扣一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这种情况下,段落顺序是不能调换的。

3.理清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结构及思路。

【答题格式】先表明态度(能或不能)→再考虑有哪些理由,并结合文章筛选理由→结合议论文结构作用(体现了议论文结构的严谨性)。

围绕不求甚解作者阐述了哪些观点,不求甚解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7)

分析句段作用

题型1 分析标题的作用

议论文标题的作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逐点归纳:

1.是否点明论题或论点。

2.标题运用哪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有的文章在点明论题或明确论点的同时,还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使标题增加了艺术效果,答题时也应该指出来。

3.看标题是否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题型2 分析段落的作用

考查段落的常见题型:

1.开头段的作用。由……名言(故事、现象等)/ 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题)/ 作为……论据来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中间段的作用。这几段之间的关系,是层进式(对比式,时间顺序,由个人到集体再到国家,由小到大),/同时兼顾这几段是否与上文或下文相照应。或补充论述了……(内容),/完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

3.结尾段的作用。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强调……的中心论点。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围绕不求甚解作者阐述了哪些观点,不求甚解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