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血管紧张素激活的因素有哪些,导致血管紧张素高的原因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2-27 00:41:18

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的作用机制与效果

一、合成途径(Synthesis Pathway)

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这是血管紧张素II合成的起始物质,由肝脏合成并分泌到血液中。血管紧张素原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作为生物活性肽的前体。

肾素(Renin)的释放:肾素是由肾脏的肾小球旁细胞分泌的酶。当血压下降,或肾脏通过肾小球感知到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时,肾小球旁细胞便会释放肾素。肾素的释放是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的关键步骤,它监控和调节体内的血压和体液平衡。

✂️ 血管紧张素I(Angiotensin I)的生成: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将其切割成一个较小的、不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肽——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是一个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是血管紧张素II的直接前体。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作用:血管紧张素I在血液循环中流经肺部和肾脏时,会遇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ACE从血管紧张素I的末端切除两个氨基酸,将其转化为活跃的血管紧张素II。这一转化是在肺部和肾脏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进行的,是血管紧张素II产生的决定性步骤。

二、作用机制与主要效果(Mechanism of Action & Major Effects)

血管紧张素II受体(Angiotensin II Receptors):

AT1和AT2受体:血管紧张素II主要通过与这两种类型的受体结合来发挥其作用。AT1受体在血管紧张素II引起的大多数已知生理和病理效应中起主导作用,而AT2受体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组织修复和抗增殖作用有关。

️ 血管收缩(Vasoconstriction):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血管紧张素II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AT1受体结合,激活了包括G蛋白耦联途径在内的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引起钙离子的释放和流入,导致肌肉收缩,进而引发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血管收缩直接导致血压升高,这是血管紧张素II最直接和显著的效应之一。

刺激醛固酮分泌(Aldosterone Secretion):

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血管紧张素II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这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作用于肾脏,增加对钠和水的重吸收。

调节体液和血压:通过增加钠和水的重吸收,血管紧张素II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液体平衡和长期维持血压。

口渴和抗利尿作用(Thirst and Antidiuresis):

作用于大脑:血管紧张素II能够穿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的渴中心和下丘脑。

增加水的重吸收:通过刺激口渴和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血管紧张素II增加了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这有助于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

️ 心脏和血管重塑(Cardiac and Vascular Remodeling):

影响心脏和血管结构:长期的血管紧张素II活性能促进心脏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和重塑,可能导致心脏肥大和血管结构的改变。

细胞信号传导(Cell Signaling):

激活多种信号通路:血管紧张素II通过激活如MAPK和PKC等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产生影响。

三、病理作用(Pathological Effects)

❤️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血管紧张素II的长期过度活性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肥大等心血管疾病。

四、临床应用(Clinical Applications)

ACE抑制剂/受体拮抗剂(ACE Inhibitors/Receptor Antagonists):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或作用,这些药物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衰等疾病。

引起血管紧张素激活的因素有哪些,导致血管紧张素高的原因(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