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实不会在主动唤醒语音助手以后,开始说「 我家住在 XXX 」、「 银行卡号是 XXX 」。
但如果你不知道它被唤醒了,然后刚好随机算法轮到这 1% 的采集时间了呢?
根据「 卫报 」文章里做爆料的苹果外包工说:「 有不少录音的内容涉及隐私对话,例如医患讨论病情,商业合同,涉及犯罪的交易,以及性相关的内容 」
很多时候,用户本人都不知道,语音助手就被唤醒了,然后稀里糊涂地就被录音传了,然后。。。听到录音的是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类。
总之,这一套逻辑下来可以看到,这很不安全,对隐私也存在威胁。
而这,目前还是没有啥好的解决方法,我们作为用户能选择的,顶多就是抛弃便利,关闭个性化和优化服务,或者干脆就不用。
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绕不开「 隐私和便利 」这个话题。
况且,人工智能产品如果样本数据量不够,是很难做好的。
科技公司们的初心也许就是单纯地想做「 用户体验计划 」,靠数据提升服务水平,又因为语音识别的特殊性,不得不介入人工。
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可以用妥协的方案来将就着,也不意味着他们应该在直到有人爆料之前,都一声不吭。
隐私和便利如何抉择,我们都抓秃了头,但不代表这就没法解决了。
苹果广泛使用的差分隐私技术,解决了传统数据隐私问题;也许哪一天有一门技术,可以搞定语音数据的隐私问题。
但不论如何,差评君觉得,这些大公司在语音助手的「 用户体验计划 」上,起码应该尊重用户的知情权。
资料来源:The Guardian 「 Apple contractors 'regularly hear confidential details' on Siri recordings 」The Guardian 「 Amazon staff listen to customers' Alexa recordings, report says 」The Guardian 「 Google workers can listen to what people say to its AI home devices 」VRT NEWS 「 Google employees are eavesdropping, even in your living room, VRT NWS has discovered 」苹果官网 「 我们如何保护你的隐私安全。」腾讯科技「 亚马逊被爆全球雇佣数千人“偷听”Alexa用户说话 」新浪微博
“ 其实我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听到了应该也没人想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