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原文最后一段,孔雀东南飞第二段原文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4-01-16 21:11:32

孔雀东南飞原文最后一段,孔雀东南飞第二段原文(1)

接上篇。

上一篇讲到:兰芝在拒绝县令提亲之后,再度拒绝太守的提亲,兰芝哥哥暴怒把兰芝斥责一番,兰芝迫不得已答应太守的提亲。

以上是《孔雀东南飞》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共分为两节:殉情、合葬。

先看第一节:殉情。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摧藏(zàng):摧折心肝,痛彻心扉。蹑(niè):放轻脚步。

焦仲卿听说兰芝改嫁的事,赶紧向府中请假回家。离兰芝的家还有两三里的地方,焦仲卿极度悲伤痛彻心扉,连马嘶声也是那么悲哀。

兰芝听到熟悉的马嘶,知道焦仲卿来了,放轻脚步悄悄地出门迎接焦仲卿,悲戚地望着他。

太守家迎娶兰芝,排场搞得很大,弄得满城风雨,想必这几天全城百姓都在议论这件事,羡慕和嫉妒的恐怕都大有人在。

这是轰动全城的大事,焦仲卿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几天他应该承受了不少异样的眼神。

心爱的妻子、和自己海誓山盟的妻子居然要改嫁,焦仲卿再也坐不住了,请假前往刘家要质问兰芝。

兰芝与焦仲卿生活多年,对丈夫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听到马嘶声就知道丈夫来了。

为了不让家人知道,兰芝轻手轻脚的出门与焦仲卿相会。还没有说话,先自悲戚惆怅,“未出语调先有情”

孔雀东南飞原文最后一段,孔雀东南飞第二段原文(2)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量:预测。详:了解。望:指望。

兰芝伸出手拍了拍马鞍,伤心地叹口气说道:“世事难料啊,自从您离开我以后,事情果然没有按照我们希望的那样发展,具体情况您不了解;

我的父母兄弟都在逼我改嫁,我只好顺从,您现在来找我也是徒然,我们的未来根本毫无指望。”

调整好心情,兰芝暂时从悲伤中走出来,向焦仲卿解释事情的前因后果。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卒:完成。

焦仲卿向兰芝说道:“恭喜你攀上高枝!磐石方正厚重,足以千年不变;蒲苇不过一时坚韧,没几天就变化了;你去过你富贵的好日子吧,我自己一个人命赴黄泉!”

当初兰芝和焦仲卿分别时,兰芝曾经用磐石和蒲苇来比喻焦仲卿和自己,作为自己坚守爱情的誓言。

可没过多久兰芝就改嫁了,此时的焦仲卿怨气冲天,用兰芝的誓言来讽刺她,发泄自己被出卖后的悲凉、气愤和哀伤。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尔:这样。

兰芝对焦仲卿说道:“我真没想到你竟然说这样的话!我们都是被家人逼迫而身不由己,我们一起离开这世间,到黄泉下相见,谁也不要辜负今天的誓言!”

看到焦仲卿对自己深情仍在,兰芝下定决心要与焦仲卿一同赴死,兰芝是个果决之人,女中英豪!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执手:紧握着手。

二人紧握双手久久之后才松开,各自回到家里。活着的人却做着临死前的诀别,心中的愤恨无可言表。这一对可怜的人就要永别人世,再也无法生还。

这是一段心理描写。整首诗都在铺叙故事情节,只有这几句是心理描写,非常难能可贵。

深爱着的二人,不受世俗理解和允许,他们如果苟延残喘地活下去,必然被生生拆散,永无团聚之日。

双双赴死既是对命运的反抗,也是二人对爱情的再一次争取,也许黄泉之下他们能再续前缘呢?

孔雀东南飞原文最后一段,孔雀东南飞第二段原文(3)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日冥冥:太阳要落山时昏暗无光的状态,比喻焦仲卿命不久矣。不良计:不好的打算。

焦仲卿回到家里,上堂拜见焦母:“今天天气寒冷,大风吹断树木,院子里的兰花结满浓霜;

儿子我就要走了,留下母亲您一个人孤单地活在世上;是我自己做下这不好的打算,您不要埋怨鬼神或他人;我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一向没主意的焦仲卿这一次倒是很决绝,回家向母亲做最后的道别。

焦仲卿绝对是个谦谦君子,他对兰芝的爱是真诚的,对焦母的孝顺是真挚的。

这几句诗采用了象征手法,寒风、浓霜对树木、兰花的摧残,象征着悲惨的命运对兰芝和焦仲卿的逼迫。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台阁:本指尚书府,在政府机构中地位非常高。

焦母听到这些话,哭泣地对儿子说道:“你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又在台阁上班,你和她贵贱悬殊,休了她也不算薄情,千万别为她寻死啊!

东家有位女子,贤惠又美丽,在城里数一数二,母亲为你去提亲,很快就能有答复。”

焦母真是冥顽不灵,直到现在她都没有反思自己,还在一意孤行地要给儿子讨个新媳妇。

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逼死儿子的罪魁祸首,她也根本不了解儿子的内心,总以为给儿子再找个媳妇就能解决问题。

哎,可恨、可悲、可怜、可叹。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作计:下决心。户:古代称两扇门为“门”,一扇门为“户”,这里代指兰芝曾住过的房间。

焦仲卿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家房中,对着空房叹息一番,暗自下定决心。看着兰芝曾经住过的房间,愁肠百转痛苦地煎熬着。

想当初,兰芝刚入门的时候,与焦仲卿也一定是举案齐眉琴瑟和鸣,他们一定也渡过了很多幸福美好的日日夜夜。

罢了罢了,这一切都过去了,再看一眼吧。

兰芝曾经在这里描眉,兰芝曾经在这里梳妆……焦仲卿嘴角浮起一丝浅笑……

孔雀东南飞原文最后一段,孔雀东南飞第二段原文(4)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汉代习俗,新婚妻子要呆在帐篷里等新郎来迎娶。奄奄(ǎn ǎn):日色昏暗。人定:亥时初,按现在的时间是晚上九点。

到了约好的婚期那天,兰芝走进青庐;太阳落山天光黑暗,到了亥时初刻,青庐内外寂静无声。

兰芝自语道:“今天我命绝于此,灵魂消散以后,就让这副身子留在世间吧”。

于是,兰芝挽起裙子脱下丝鞋,纵身跳入清水池里。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焦仲卿听说兰芝投水而死,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兰芝了。在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一阵,在东南方向的那根树枝上自缢而死。

兰芝果断地投水而死,焦仲卿也不含糊紧随兰芝而去。哎,这难道就是焦母和兰芝哥哥他们想要的结果么?

兰芝和焦仲卿二人情比金坚忠贞不渝,为了爱情双双赴死。这注定是一个爱情悲剧,命运裹挟着兰芝和焦仲卿一步一步走向分手。想要不被拆散,他们唯有一死。

“殉情”一节到此结束。

孔雀东南飞原文最后一段,孔雀东南飞第二段原文(5)

下面是第三部分第二节:合葬。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华山:庐江府境内一座小山,而非“西岳华山”。交通:交错连接。

二人死后,两家把她们合葬在华山旁边。坟墓东西种上松树和柏树,左右栽上梧桐树,枝枝相覆盖,叶叶相连接。

人也死了,家里人也明白了,把兰芝和焦仲卿合葬,满足他们生前的愿望。

生不同房死同穴,何其悲哀!为什么不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成全他们呢?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行人:赶路的人。

树林里有一对鸳鸯鸟,仰头相对鸣叫,每夜不到五更不停止;行人路过都要停下脚步听一听,寡妇听到鸳鸯叫,从床上起来,心里头起伏不定惆怅不已。

这对鸳鸯就是兰芝和焦仲卿的化身,每夜相对鸣叫互诉衷肠,路过此地的人都要被鸣叫声感动,驻足聆听。

孤单的寡妇听到鸣叫声就像听到情歌,满心惆怅不是滋味,久久难以入眠。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诫。

多多告诫后世的人,一定把此事作为教训,万万不可忘记啊!

最后两句是对世人的告诫,不要再像焦母和兰芝哥哥那样,做出追悔莫及的错事。

无独有偶,中国汉朝有《孔雀东南飞》,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

同样是儿女相互爱慕,同样是双方家长阻挠反对,同样是深爱的两人殉情以后双方家长幡然悔悟。

惟愿天下人不再发生这样的悲剧,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孔雀东南飞》诗文翻译赏析部分已全部结束,下一篇分析诗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未完待续。

喜欢此文请转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