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学会写读后感,写读后感的五个方法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4-01-29 23:44:51

聊.写作|文832字阅读时长3 分钟

新年一过,就要搬着手指头数日子啦!有多少小朋友,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寒假读后感呢?如果,孩子的作文还在赶来的路上,且遥遥无期,那么就要加把劲啦!

如何快速学会写读后感,写读后感的五个方法(1)

话说,兔儿爷今年要“有感”的书是《三国演义》。这本拿起来能当砖头,放下能当枕头的大部头,字迹密密麻麻看得人头大。当然如果不选原著,现在有许多改编很好的儿童版可以读。好了,直接进入主题,这一期就以《三国》为例,看怎样快速完成一篇读后感。

首先,开头。

你可以这么写:一段跌宕的历史,一串熟悉的名字,一群鲜活的面孔,汇聚到罗贯中笔下,变成一部“三国演义”。

也可以这么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的故事随着杨慎这首咏史词缓缓登场。

第二,正文。

正文是一篇作文的脊梁,既要承上,又要写出文章的精华,还要为收尾做准备。没有正文的叙述,开头和结尾写得再精彩,文章都是空洞无物的。所以,言之有物说的就是咱们的正文,读后感的写作也一样。怎样做到言之有物?把握住一个原则:成长!

拿这篇读后感来说,怎样才能做到有成长呢?比如,我们可以这么来思考:在没有读三国之前,你对张飞的印象是莽撞,有勇无谋。但是读完了张飞的故事,发觉远不是那么回事,张飞不但有勇还有谋,是个粗中有细,虽然话不多,但义气深重的人。

这就是认识的“成长”。有了“成长”,文章才有意义。为了写出“成长”,我们可以在中间加一段几十字的小故事,让文章既有看头又不动声色地“长大”。兔儿爷写张飞,就记住了袁爷爷(袁阔成)评书里张飞的那句:俺也一样!据说,这句话还被做成表情包,至今流传网络。

最后,结尾。

结尾要收得干脆利索,字数不宜过多,一到两行足够。实用又方便的结尾方式,还是推荐老办法:首尾呼应。原因就是,这个收尾方式真是不要太好用哦!

比如,我们开头用了杨慎的上半阙,结尾就可以用下半阙:

写到这里,耳边仿佛又回荡起: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后感》总结:开头结尾要呼应,正文不忘要成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