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法检测滑坡,滑坡人为识别方法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4-02-20 10:04:24

表5.3 滑坡物探方法的适宜性简表

用什么方法检测滑坡,滑坡人为识别方法(13)

表5.3 滑坡物探方法的适宜性简表

(2)滑坡物探方法的选择原则

为充分发挥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作用,在具体的方法、手段选用时应考虑如下选择原则。

  1. 充分收集分析工作区已有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物探成果资料及水文、气象等相关资料。根据工作区地质环境、灾害种类选择相应技术方法。
  2. 地质和物探技术人员共同赴工作区现场踏勘,根据工作区现场条件,结合各种物探工作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适宜的工作环境与须尽力避免的制约、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分析选择。
  3. 勘查总工作量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多种方法、手段,发挥各自特长,互相验证、补充;并做到地面与深部(井、孔、硐内)物探工作搭配适当。

(3)滑坡物探方法优化组合

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推荐的滑坡物探方法优化组合方法见表5.4所示。

用什么方法检测滑坡,滑坡人为识别方法(14)

表5.4 滑坡物探方法优化组合表

注:∗ 可用方法;∗∗ 常用方法;∗∗∗ 优选方法.

5.3 取样和试验

在滑坡勘查过程中,应系统地采取岩石、土体、地下水等样品进行分析鉴定,以获得必要的参数。

试验工作主要包括现场试验和室内实验,一般配合开展,测试内容以满足滑坡体稳定性评价及治理工程设计需要为目的。试验对象应包括滑体、滑带、滑床岩土体和地下水;主要试验内容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地下水成分与侵蚀性,岩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等分析,根据具体需要进行。

(1)水文地质原位试验

水文地质原位试验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滑坡含水层状态、土层渗透系数。试验方法包括钻孔注水试验、钻孔抽水试验、试坑注水试验。滑坡体存在地下水时,应进行抽水试验,滑坡体内地下水量较小时,可采用简易抽水试验(提筒抽水);滑坡体内地下水量较大时,应进行一次最大降深抽水试验,其稳定时间应为4~8h;当滑坡体具多个含水层时应进行分层抽水试验。当滑坡体处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宜采用注水试验,当在垂向上岩(土)体组成与结构(透水性)差异较大时,宜进行分层注水试验。

(2)岩土现场试验

岩土现场试验包括对滑带土进行原位大面积直剪试验,对滑带土、滑体土进行大体积重度试验。剪切试验前应对试件的饱水状态及物质组成等特征进行描述;试验结束后,应对剪切面特征进行描述,量测其剪切角和实际剪切面积,并修正剪切结果。大体积重度宜采用容积法,试坑体积应根据土的成分、粒径确定,体积可通过注水测量。

(3)岩土室内试验

岩土室内试验应符合《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的规定。对于不存在滑动面的潜在滑动带的土体宜进行室内三轴压缩试验。当不具备试验条件而又需要提供有效应力强度指标时,可采用慢剪试验。岩土分析室内试验内容参照表5.5。

用什么方法检测滑坡,滑坡人为识别方法(15)

表5.5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项目一览表

注:√表示应做的试验,○表示根据需要做的试验;水质分析根据需要确定;室内试验岩土样采取,按JGJ/89—92《原状样取样技术标准》。

5.4 监测

滑坡动态观测与监测包括位移长期观测和滑坡体中地下水观测两个方面。观测和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滑坡的形成机理、活动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有些滑坡,特别是顺层滑坡,监测数据还有助于分析滑动面的空间展布特征。通过观测和监测,可以掌握滑坡的移动过程,确定滑坡达到最大移动速度的时刻和滑坡体的状态,从而分析预报滑坡体的未来发展趋势。滑坡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变形监测、裂缝监测、建筑物变形监测、滑动面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土体含水量检测等;

布置平硐和竖井进行勘查的,宜进行硐(井)口位移、硐(井)内滑带位移、裂缝收敛变化、位移错动等内容的监测。

具体的滑坡监测技术方法及选用方法见本指南第六篇。

5.5 勘查技术方法应用案例

勘查技术方法应根据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勘查阶段技术要求及勘查施工条件,进行合理选择,以查清滑坡的类型、结构、范围、形态等特征,并获取合理的物理力学参数,下面以四川丹巴建设街滑坡勘查为例介绍各种勘查技术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四川丹巴建设街滑坡位于丹巴县城西南侧,为一古滑坡。2003年以来,滑坡逐渐开始复活,到2004年12月变形加剧,必须进行工程治理,为此开展了滑坡勘查工作。该滑坡为一大型堆积层滑坡,滑坡区主要由松散的古滑坡堆积物构成。滑坡体平面上呈圈椅状,高程1881~2110m,前后缘高差223m,滑坡前缘直抵丹巴县城建设街。滑体宽200~250m,纵长290m,面积约0.08km2,平均厚度约30m,体积约2200×104m3。滑坡前部为人工开挖后所砌筑的6~28m高的干砌块石护坡陡坎,坡度56°~65°。中部平均坡度31°,后部为缓坡段,坡度约10°。

根据滑坡体变形发展过程、成因机制及滑移特征,将滑坡区划分为主滑区(包括Ⅰ-1和Ⅰ-2两个亚区)、左后侧牵引区(Ⅱ)、右后侧牵引区(Ⅲ)3个区域(图5.5和图5.6)。

用什么方法检测滑坡,滑坡人为识别方法(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