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普林收藏的同治黄鹤楼老照片
2
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对外开放,其形制与清代黄鹤楼相似,也是直筒状,四望如一,更加了两层,气势宏伟。
有游客吐槽,黄鹤楼5A景区坑人,明明是个仿古建筑,门票还收那么贵。
其实严格说来,清代黄鹤楼也是一个仿古建筑,同治七年(1868年)建成,到光绪十年(1884年)焚毁,仅存15年。现代黄鹤楼,好歹也有35岁了,一般单位都不招这种大龄员工。
清朝最早的黄鹤楼建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仅8年后就于康熙三年(1664年)焚毁,当年就有重建。
整个康熙年间,黄鹤楼因雷击、倾斜,有一次大修,两次略修,挺立72年之后,终于在乾隆元年(1736年)迎来新的重建。
至嘉庆元年(1796年),黄鹤楼又有一次“彻修”,增加了石料基础四十余件,改变了初建以来的纯木结构,变得更加坚固,号称“万牛不能撼”。
乾隆重建、嘉庆加固的黄鹤楼,经受住了风雨雷电等自然侵害,终究躲不过人祸。
咸丰三年(1853年)黄鹤楼落于太平军之手,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军为保卫武昌城与清军激战,两边都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这座经历了两个甲子120年的黄鹤楼毁于战火。
12年后,清朝扑灭太平天国的烈火,借洋务运动步入“同治中兴”,在重建黄鹤楼的呼声中,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于1868年拔地而起,即上述同治黄鹤楼。该楼共动员一千余名工匠,耗银3万余两,用时10个月乃成,高九丈二尺 ,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表达长久之意 。
这座被寄予厚望的黄鹤楼,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建,仍于15年后毁于民宅之火,时也?命也?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别是一番滋味上心头。1884年清朝落日余晖,财力尚存,但黄鹤楼重建接力赛就此戛然而止,或因士绅阶层已无心气。
再十余年,清朝遭遇甲午战争又临庚子事变,陷入风雨飘摇。
3
回顾每一代黄鹤楼,无不执拗于前辈的模样,尤其明清两代的传承。
晚明《江汉揽胜图》中的武昌城和黄鹤楼
相比拍照,美术在构图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崇楼、大江、帆船……这幅晚明《江汉揽胜图》再现了唐诗意境,兼具细节写实,三层直筒状的黄鹤楼,元代白色佛塔历历在目,还有尚未沉没的鹦鹉洲,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晴川阁。
可见清代黄鹤楼的形制忠实于明代,从这个意义来说,黄鹤楼没有真正毁掉。
从建筑理念的角度,梁思成提出不求原物长存之说:“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 ,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 ,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 ,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 ,时得而更换之 ;未尝患原物之久暂 ,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 ,非材料工程之过。”
梁思成说得很明白,中国古代建筑师想得通透:没有什么材料永垂不朽,与其追求原物长存,不如顺应自然生灭,是故多用木材,少用石料,偏好重建,不耐修葺,旧去新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黄鹤楼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普遍现象。江南三大名楼,除了黄鹤楼,岳阳楼与滕王阁也经历多次重建,诚如《寻梦环游记》所说:
当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记得你时,才是真正的死亡。
黄鹤楼铭刻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只要中华文明存在,黄鹤楼就会不断重生。
4
黄鹤楼不曾真正死亡,但“往事越千年”,黄鹤楼的变迁有兴衰。
公元223年,吴国孙权打败关羽夺取荆州,将都城迁至鄂州,改名武昌,并在长江南岸筑夏口城,临江有黄鹄山(今蛇山),延至江边有凸起山岩叫黄鹄矶。
孙权以黄鹄矶为基,建起一座楼台,瞭望北岸魏国的军情。晋朝一统之后,楼台失去军事价值,新的建筑直到今天,皆为商旅所建。这个绝佳的江景房,位于九省通衢之处,南来北往的官商络绎不绝。
黄鹄即为天鹅,天鹅嘴的根部有赤黄色的瘤,被古人称为黄鹄。古时“鹄”“鹤”两字通用,黄鹤楼或因此得名,而世上并无黄鹤这种动物。
魏晋南北朝盛行神仙之说,白日飞升总得有个人间处所。自汉代人们就认为仙人居高楼,有高楼近仙的思想,黄鹤楼是现成的高楼,又人多口杂,无疑是八卦流传的上上之选,得以注入神仙文化。
南朝科学家祖冲之与牛顿有同样的癖好,就是在科学之外搞搞神学,祖冲之有一本《述异记》,专记神仙鬼怪。黄鹤楼上,仙人驾鹤高飞的传说,最早就出自这本书。
大致唐代以前出版的一本书叫《报应录》,记载了更加详细的黄鹤楼传说,仙人为报答辛氏酒店老板慷慨赠酒,以仙术变出黄鹤在墙上翩翩起舞,引得付费观看的人络绎不绝,老板赚了大钱后,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纪念仙人,名为黄鹤楼,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商业楼宇。
这则传说在今天来看,就是典型的商业事件营销,辛老板是酒业、影业与旅游业的跨界高手,这当然是玩笑话,但反映了黄鹤楼自古兴于商旅。
至唐代,黄鹤楼更进一步,融入了诗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巅峰上闪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这首诗,引入黄鹤楼的神仙传说,反思现实人生的归属,从虚到实,一气呵成,公认唐朝七律第一。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出了黄鹤楼的形,崔颢道出了黄鹤楼的神。
唐朝北宋两代,黄鹤楼频频出现在诗人笔下,光李白就有12首诗提及黄鹤楼。其中一首“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赋予了武汉“江城”的别名。
绵延的诗词创作,表明黄鹤楼在这一时期不曾长期荒废,就算有损毁,也能很快修葺重建,哪怕是五代十国的战乱,都没有殃及黄鹤楼。
宋太祖赵匡胤委任曹彬攻打南唐,是看重这个人有组织也有纪律,能将战争破坏性降到最低。曹彬果然善待李煜,黄鹤楼也在这段动荡的历史安然过渡,至北宋发展成为一个建筑群。
宋代界画黄鹤楼盛况
直到宋徽宗宣和五年癸卯(1123年),黄鹤楼仍然是游人如织, 丝竹鼓乐喧天,宴席上觥筹交错。有词人李弥逊《念奴娇·癸卯亲老生辰寄武昌》为证:
遥想黄鹤楼高,兰阶丝管沸,传觞如织。
不过这也是唐宋年间黄鹤楼最后的盛宴,靖康耻后,有关黄鹤楼的又一首千古绝唱,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虽然全篇没有点出黄鹤楼,但根据岳飞镇守鄂州,以及稍早他的另一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这里的“凭阑处”,是指黄鹤楼。
中国历史上,南方凭借长江天险抵御北方入侵,枢纽在武昌,一旦失手,敌人就可顺江而下,直取东南腹心,宋金隔江对峙,黄鹤楼周边的商业文化环境荡然无存,黄鹤楼也就迎来了一次衰败。
南宋孝宗乾道六年 (1170), 陆游赴四川任夔州通判, 途经武昌,黄鹤楼已成废墟,其《入蜀记》写得明白,“ 今楼已废,故址亦不复存”。或者绍兴五年(1135年)前后岳飞登楼之后不久, 黄鹤楼就毁圮不存。
此后黄鹤楼在南宋末年还有零星记载,而在元代是否有黄鹤楼争论不休,据元代修建在黄鹤楼原址上的胜像宝塔,即便有楼台,其风格也可能偏离了一贯的文化传承。
明清两代,有关黄鹤楼的诗词虽然不如唐宋,但在建筑文化上有所创新。前述“四望如一”的直筒状黄鹤楼,有别于中国其他古建筑,拥有独特的地标性质,令人过目不忘,这是符合建筑规律的。
金字塔、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许多世界地标建筑,都具有360度对称性的特点,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一样,给人以坚实可靠的感觉。
对称性普遍存于物理规律,是这个世界的基石,这亦反映在建筑规律上。
5
黄鹤楼的兴衰,呼应着中国历史的兴衰。黄鹤楼的存在,俨然已成为国运昌隆的象征。
一代又一代黄鹤楼的重建,前仆后继,连绵不绝,湖北学人王葆心总结这种现象,“兹楼之一兴一废,而国家之兴败,人心之悲愉系焉”。
并非黄鹤楼屹立保国运昌隆,而是国运昌隆投射在黄鹤楼身上。
大多数古代楼阁,都与皇家贵族或宗教门派有关,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始建于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带有帝王的基因;岳阳楼因范仲淹的散文具有浓厚的士大夫气质,是官宦楼;唯有黄鹤楼兴于商业旅游,其浓缩的中国历史,侧重经济文化,远离政治宗教,属于中产阶级。
这正是国运昌隆最好的体现——无论哪一国,经济文化不兴,其他吹到天上,都是屁话!
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济文化亦是检验国运昌隆的唯一标准。开天辟地气吞山河,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幸福。
6
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后,黄鹤楼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历史。
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焚毁二十年后,1904年在其原址上落成了一座“警钟楼”——一栋两层西式红色楼房,西侧建有高高的塔楼,楼内装有自鸣钟,这是一座瞭望火情并通报火警的消防建筑,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钟声通报火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