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有必要报班吗,围棋培训的十大坑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2-11-30 00:19:50

虽然围棋的好处不少,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所以有不少的围棋网课,以超低价甚至免费试听吸引家长报名试课。

但有着十余年棋类教学及研究的陈勇老师建议家长,最好还是直接带着孩子去线下体验。商业化的标准课程,很难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个体情况,但通过线下体验,老师会观察孩子的上进心、意志力、注意力等综合维度,并分析给到孩子不同难度和不同培养方向的课程。同时,家长和孩子也能直观体验到自己是否喜欢和适合授课老师。

和大部分兴趣类课程不同,围棋不仅比较静态,而且一节课一般在90-180分钟。想要孩子坐得住,确实不易。但在陈勇老师看来,虽然没有任何一项运动有下围棋那么枯燥,但围棋本质上其实就是战略游戏,只要调动好了孩子的积极性,就能在其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但这就对授课老师的能力和家长的陪伴有所要求。

好的老师上课,需要一点一点深入内容,“就像教孩子游泳,教围棋的老师不仅要让孩子学会沉下去,也要允许孩子多在水面上漂浮玩耍。”陈勇老师说。

但围棋毕竟小众,常见的困局在于,有些专业很好的老师,可能在面对低龄孩子启蒙上,比较缺乏趣味。所以,想要孩子能坚持下围棋,陈勇老师建议线下多体验,寻找更适合孩子的授课老师,开个好头。

对于零基础的家庭,也不用担心棋艺精进的问题。

陈勇老师直接点破,无论是对于低龄或者启蒙阶段的孩子,还是已经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分工,特别是爸爸的陪伴。

围棋有必要报班吗,围棋培训的十大坑(5)

一方面有妈妈的意志力会潜移默化培养孩子不断进取,另一方面,爸爸着重陪伴孩子玩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可以让孩子的自信心更强,性格更好。

日常爸爸可以多陪孩子玩五子棋或者趣味性更浓的棋类,提升孩子对棋类竞技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爱动脑的习惯。妈妈则需要做好监督工作,督促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当孩子觉得枯燥无聊想要放弃时,父母也应该和老师多沟通,或者更换机构,而不是直接就让孩子放弃,这一点,大部分家庭里妈妈通常会做得比爸爸更好,也更有耐心。

围棋有必要报班吗,围棋培训的十大坑(6)

那到底多大的孩子适合开始学习围棋?一般4-5岁是学习围棋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能够听懂老师的话,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数学的概念,此时开始启蒙学习围棋,会帮助孩子快速的建立逻辑思维、创新、换位思考,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对弈,让孩子学会动脑,不断刺激神经元发展,对大脑的发展非常有利。

但是到了10岁以后,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行为习惯基本已经形成,这个时候学习围棋,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对大脑发育的帮助已经不大,更适合作为一项娱乐消遣的活动。

因此,10岁,是一个家长和孩子需要考虑是否“下车”的一个关键时间点。

陈勇老师说,围棋能不能学好,不在于学习的时间,也不取决于孩子的年龄,主要是看孩子是否愿意多动脑、多思考、多复盘。所以,10岁前通过参加各类比赛对弈,就能看出孩子是否适合走专业道路。如果没有强烈的热爱,获奖情况也比较普通,那么,可以考虑不用去专业机构继续花钱了。

“实际上,也没有所谓的‘下车’的说法。”陈勇老师说。学习围棋和舞蹈、体育等艺体类不同,小的时候学舞蹈、体操、钢琴等,虽然有所谓的“童子功”,但中断了学习,成年后未必还能记住各种技能。

但围棋只要从“上车”的那一刻开始,实际其带来的好处,其培养的各种能力,都将伴随孩子终身,且难以丢失,只是技术有高下之分而已。

如果真有天赋和机会,能让孩子将围棋从爱好发展成为特长,同样也可以有助于中高考升学。在今年的普高艺体招生计划当中,就有围棋招生计划。不少985和211的高校,也招收围棋特长生。

在2022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推荐名单中,围棋、中国象棋及国际象棋三项棋类运动中共有9名运动员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被誉为“计算之神”世界冠军、围棋国手柯洁,也是因为围棋特长被保送清华大学。

不过,如果一开始就抱着中高考的艺体特长生这个目的去学,这里就先浇下一盆冷水。今年一共有34所普高招收艺体特长生,但只有树德光华、成都八中、七中万达三所学校,共招收棋类特长生10人,其中,围棋特长生仅有6人。

围棋有必要报班吗,围棋培训的十大坑(7)

所以,对于大部分学习围棋的孩子来说,不建议家长在学习围棋前就考虑到升学方面,而是一定考虑清楚如何通过学习围棋,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帮助孩子习得优秀品质。

当然,如果孩子确实不喜欢围棋,实际上,国际象棋、中国象棋,甚至五子棋、飞行棋、跳跳棋,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相比起来,“下棋”比“学棋”更重要。

四方棋盘,数枚棋子,围棋融合了中华千年文化精髓,通过学习围棋,从“俗手”的懵懂,到“本手”的真知,到“妙手”的生花,其实也是在人生棋局中沉着应对,下出不同人生阶段的“妙手”。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