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情况下,耿京的起义部队就比较危险了,因为当时南宋和金国大战的时候,金国并没有空来管起义军,可当属双方已经签署了条约,两方的战争比起之前已经消停了很多。如此情况下,金国得以腾出手来对付起义军。那耿京的五万人马,就不够人家打了。因为起义军,毕竟是农民起义,部队装备比起金人的铁骑,差得很多,战斗力也差的很多,归顺南宋的话,不会全军覆没。
所以,辛弃疾向耿京建议投奔南宋朝廷,还主动提出做两方的中间使者,前往说和。《宋史》记载: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在他的努力下,先是说服了耿京,要知道耿京在起义军原本是一把手,投奔后就要听命与人,这份同意辛弃疾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南宋也同意了。虽然是投奔南宋,但是要知道对于起义部队,朝廷是不放心的多,因为怕谋反,而辛弃疾也说动了南宋朝廷,可见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也可见他对于收服山河的谆谆之心。
1162年,就在辛弃疾拿到南宋朝廷的同意之后,在回去的路上突然知道了耿京被*的消息。*耿京的人叫做张安国,是起义军的一个小首领。当时金人进军燕京后,着手沦陷区的安定工作,先是用政策分化起义军,"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准备逐个攻破,耿京声势最大,成为首要目标。所以,金人许给了张安国高官,他就*了耿京,跑了一部分人,然后还带着耿京剩下的人马,打算去投奔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