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因办学条件差,经费明显不足等主客观因素,正面临着场地教具严重匮乏的现象,从而使得体育课变成“一个篮球一节课,”久而久之就成了“放羊课”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无所事事,体育教师教师也落得个清闲自在像这样的体育课不仅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课堂松散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更不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自制教具展示
为了使体育课不在单调、乏味,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自制体育教具的主要用途:一是把制作的体育教具运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二是运用到课外活动中,三是运用到学校趣味运动会中。一边使用一边改进,不断地进行改良创新,已经成了我教学中的法宝。
自制教具展示
一、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充分合理利用废弃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废弃物,他们都是可以回收在利用的。如用旧报纸制作的“纸飞机”、“接力棒”、“各种折叠物”等;用纸板制作的“教学展板”等;用矿泉水瓶、饮料瓶和沙子制作的“标志物”、“保龄球”、“手榴弹”、“钓鱼教具”等;用废旧篮球制作的“障碍物”、“扫雷”“皮球鱼”等;用废旧轮胎制作的“穿山洞”等;用废旧课桌椅制作的“3人、5人、10人大板鞋”、“旱划船”等;用竹子制作的“钓鱼竿”、“竹竿舞杆”“霸王鞭”等;用废旧抽屉制作的“乒乓球拍收纳盒”、“羽毛球收纳架”、“铁饼收纳盒”“接力棒收纳盒”等;所有制作的体育教具分为:(游戏类、教学类、装备类、收纳类、生活类)同时也可以“一物多用”。
自制教具展示
二、创意无限——改造常规教具
我们要对身边现有的体育教具进行加工、改造,有效促进其“一物多用”,使手边的体育教具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如:足球标志杆除了可以用来足球绕杆训练,也可以进行改造用来作“假手臂”来进行篮球“体前变向”、“持球突破”教学等;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接力棒除了可以作为接力跑的传接教具外,还可以作为哑铃操手持教具等;实心球除了可以用来投掷,还可以作为标志物、负重物、障碍物等;再如我们可以根据各水平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学校现有的成人化、竞技化的体育场地教具改造成适合不同水平段学生使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学校场地设施的使用率,更缓解了场地不足的现状,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的人性化教学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