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10 04:20:44

1994年12月3日《北京日报》对谭利华进行报道

说到广聚人才,不得不提谭利华的一计“狠招”,对北交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拉帘考核,不行走人。部队出身的他,给北交定下“排练不准迟到”等无数条铁的规矩。1996年1月5日,《北京日报》刊发《谁有本事请坐前排》的报道,称持续4天的北京交响乐团1996年业务考核演奏会“使70多位在岗的演奏人员经历了一场如同上火线般的体验”。

谭利华此举轰动圈内,有赞赏的,有感慨的,当然,还有不满甚至憎恨的。“这相当于砸了人家的铁饭碗,那时候一到晚上有人给我打电话,从天擦黑打到第二天早上,我都不能睡觉……”甚至还有人恐吓他,“小心你的女儿!”

重压、煎熬、痛苦……一起涌向谭利华的内心,可他咬牙坚持下来。北交的拉帘考核前后持续了7年,“我要建立一支优秀的乐团,必须有人才,只有乐团里每个人都是优秀的,乐团的水平才能提高,水准才能呈现。”他也很清楚,乐团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会得罪很多人,“但我不后悔,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我还是会那样做!

就这样,谭利华为初生牛犊的北交打下坚实的骨骼基础,并带领全团一路精进,积累和沉淀影响力。从2001年开始,在世界知名经纪公司代理下,谭利华率领北交七次赴欧洲、一次赴美洲进行商业巡演,2013年应邀参加布鲁克纳音乐节和德沃夏克音乐节。在布鲁克纳音乐节宣传册上,北交被放在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并列的位置上。此外,乐团还与全球知名唱片公司EMI合作,录制多张唱片并全球发行。

“中国文化传播要自信!中国人能在西方国家完美准确地演绎他们的‘国粹’交响乐,并赢得欢迎、认可、尊敬,这是最令中国音乐家骄傲的事情!”多年来谭利华坚持带团勇闯西方大码头,原因在此。

普及艺术

走遍城市角落,积累“下基层曲库”

“要让观众有所共鸣,而不是自己带团去了,演了,就算交差了”

对很多人来说,爱上一座城市,或许仅仅因为这座城也是精神的栖息地。文化艺术普及,是展示城市文化气质、艺术品位、精神特质的一个重要载体。惟因如此,谭利华始终重视乐团的普及性、公益性演出。他就像一位使者、一座桥梁,弥合着高雅艺术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与隔膜。

“台下70名北京交响乐团乐手中间‘插’进了59名中学生”“每个乐谱台前都是一个北交乐手和一个小乐手,看上去意趣盎然”……2005年6月6日,《北京日报》报道了谭利华指挥的一场演出,是北交和北京22中学生乐团的合作。

201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5)

2005年6月6日报报道北京交响乐团普及交响乐,让小乐手上台表演

对这场音乐会,谭利华记忆深刻,“北交刚创建普及音乐会那会儿,一开始免费让观众听,效果不错,后来来的人慢慢就少了,免费的票太容易拿到,大家反而就不在乎了。”于是,他想了个办法,让北交的乐手和北京知名中学的金帆乐团合作,一个乐手带一个孩子,在正规音乐厅上演经典曲目,“有的孩子小,坐大提琴凳上脚都碰不着地,但也非常认真地拉琴,特别有模有样。”在看来,这种方式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职业交响乐团是怎么工作的,还能带动他们的家长、同学关注交响乐,不就是普及了吗?

一点一滴,一场一次,谭利华的艺术普及之旅从未停止。乡村、部队、学校、社区、工厂……北京的太多地方,都曾留下谭利华带团演奏的身影。几乎每次下基层演出,他都将看起来高高在上的演出服放于一旁,而是特意换上黑衬衫或是T恤衫,这样显得更加亲和。演出前,只要有可能,他都会给观众们讲讲曲目,说说作曲家,亦或是欣赏交响乐的礼仪知识。

在谭利华看来,北京是国家首都,首善之区的市民要有与之相应的文艺欣赏水平,“我不反对娱乐,那是对繁忙庸常生活的一种调剂,但在娱乐之外,人们也需要通过高雅艺术来陶冶情操、洗涤内心,交响乐恰恰能够很好地担负起这样的文化责任。反之来说,交响乐的发展需要有观众,需要不断拓展观众群,艺术普及就像播撒种子,只有辛勤育种、培苗,才可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多年走下来、演下来,谭利华脑中已经积累了一套丰富的“下基层曲库”,到不同地方拿出不同曲目,因地制宜、更有针对性地普及交响乐。深入部队,到抗洪前线,多选进行曲,《卡门》序曲、《威风堂堂进行曲》令战士们心潮激荡;下乡镇,走社区,就演《春节序曲》《瑶族舞曲》,再来段《红色娘子军》选段,基层百姓们一听熟悉的旋律,立马拉近了和高雅艺术的心理距离;要是去高校,他会尝试演大部头交响曲,因为他知道,莘莘学子们已不满足于交响乐片段欣赏,而是有更高欣赏需求了。

201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6)

谭利华在国家大剧院执棒演出(摄影:牛小北)

现如今很多人都知道中山公园音乐堂有个“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坚持做了二十年,几乎每年都由谭利华担任开幕音乐会指挥。“谭”指一挥间,带领观众们打开的,是一扇艺术之门,更是一扇心灵之门,走近艺术,爱上艺术,传播艺术。“做交响乐普及,艺术家必须踏下心、定下心,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要让观众有所共鸣,而不是自己带团去了,演了,就算交差了。”

扶持原创

胸怀责任感,希望留下经典作品

“用点心,不要像写流水线作品似的,那肯定留不下来”

虽说交响乐是艺术舶来品,但不妨碍它有一颗“中国心”。这么多年来,谭利华率团演出始终坚持一点:推广中国作品,他把推动和推广中国当代交响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性格里的一种倔强,更是骨子里的一种文化使命感。

201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7)

谭利华在国家大剧院执棒演出(摄影:牛小北)

“交响乐是西方文化的瑰宝,中国人能完美演绎可以赢得他们的尊敬,要是再能推动中国作品走出去,让外国观众欣赏到我们自己的作品,那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一代艺术从业者的责任。”在掌舵北交的岁月里,谭利华率团或首演、或委约了一大批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包括鲍元恺、郭文景、王西麟、张千一等。

出国巡演,中国作品更是必演曲目,北交每次欧巡、美巡,谭利华都会精心甄选中国曲目。2012年7月,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因为北京是此前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交响乐团与伦敦爱乐乐团联袂上演一场庆典音乐会。北交献上的是中国作曲家郭文景为2012伦敦奥运会而写的交响序曲《莲花》。“作品没有刻意营造轰轰烈烈的气氛,而是把莲花代表的高洁气质展现出来,意境悠远,直击人心,赢得了西方观众认可。”谭利华说。

201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